──透視今日“海歸”熱 | ||||||||
張路加 文 | ||||||||
走在“海歸”的路上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向海外派遣的公派留學生近40萬名,其數目為之前將近一百年間(1872-1978)派出留學生總和(13萬人)的三倍之多。這還不包括比這多得多的自費留學 生,以及透過各種其它途徑出國後,在當地取得學生身份者。 自1978年迄今,“出國熱”在神州大地歷久不衰,對學子們吸引尤大,以致人們把北大、清華等中國名校,戲稱為歐美大學的“預科班”。甚至許多中國高校畢業生,聚會,最佳地點不是在中國,而是在美國。 然而近十年來,出國的學子們開始絡繹不絕選擇歸途。歸國的不單有公派留學生中的14萬人,甚至許多當年費盡心思、傾家蕩產,擠出國門的自費生們,也從起初的觀望到躍躍欲試,繼而踏上歸途了。 于是近年來,便誕生了一個很時髦的名詞:海歸。也有人取其諧音,戲稱為“海龜”。海歸人數一多,就有了所謂的“海歸派”,以對比于“本土派”(也被戲稱為“土鱉派”)。 有數據表明,“海歸”群体的擴張極為迅速,1995年回國的留學生約五千多人,1996年為六千多人,1997年為七千多人,1998年為七千四百多人, 2002年海歸人員更達一萬八千多人。 百年中國“海歸”史 翻開中國近百年來的歷史,大約有四次較大的“海歸”。第一批的“海歸”,是發起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創建共和的一群人,包括孫中山先生和他政府中的許多革命志士們,以及步他們後塵的周恩來和鄧小平等人。 第二波的“海歸”,出現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大多作了“洋買辦”和當時的白領,卻也在各領域中對中國社會的轉型頗多貢獻。 第三波的“海歸”,則成就了新中國核研究及核子武器的大業。 而最近的這波“海歸”潮,則是人數最多、專業分佈最廣、背景成份最雜的。對中國的影響雖然目前尚不明顯,但毫無疑問,也將如以往一樣,對中國的明天產生深遠的影響。 今日“海歸”潮初探 自1993年起,第四波的海歸潮已初見端倪。回國的動機,有剪不斷的“鄉愁”,有“美國夢”的破滅,有報效祖國的熱情,等等。但更多的是經濟理性思考和市場利益驅動。有所謂三大誘因,驅動著這波“海歸”熱,即“高薪誘龜”(以相等于或高于美國的薪水,在中國工作),“洋輪載龜”(以外國公司代表的名義回國),和“淘金引龜”(當年出國“淘金”,如今回國“淘金”)。 “海歸”們除了大部份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外,至今約一萬多人選擇了從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金融、管理,以及諮詢、律師事務、“中介”服務等行業。 最近更流行“海歸”自創企業。到目前為止,海歸們在國內創辦的企業,已達五千多家,年產值已逾一百億元。單上海一地,去年就有一千多家海歸們創辦的企業。 相應于這股趨勢,國內也闢出多達六十家以上的“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吸納和引導、鼓勵這股創業風潮。政府也出台不少優惠政策,諸如減免房租,提供貸款擔保,提供註冊、公用設施、生活接待等各類服務的“接軌”措施,以“遍栽梧桐引鳳凰”。 海歸們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較發達的大城市,以及長江、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區。據二千年初對13個留學人員創業園中,551位“海歸”的調查,他們本身的學歷背景如下表所示: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增長,相形之下,歐美經濟的持續低迷,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大幅裁員,使得近年來許多學有所成的學子,紛紛打點行裝,加入“海歸”行列。一時間,“‘海歸’登陸中國矽谷”、“‘海歸’搶灘中國股市”、“‘海歸’佔領中國互聯網”的報導,不絕于耳。中國大陸學術界和企業界,隨處可見“海歸”們的蹤影,甚至在政界也漸露頭角,如中國加入世貿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國台辦”副主任周明偉等,都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海歸派代表人物。 “海歸”們的困境 相對于個中的佼佼者和成功者,大部份的“海歸”們回到闊別的祖國後,則顯得有些“水土不服”。有些甚至“四處碰壁”,弄至“傷痕累累”。究其原因,用政府的話來說,基本上是因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普遍面臨缺乏把握和開拓國內外市場的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資金缺乏,與相關部門間溝通不夠,與高科技創新活動聯繫不夠,以及相關政策法規不配套”等原因(參《神州學人》2003年第5期,〈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現狀分析〉)。 而 “海歸”們更需面對: 1. 生活及工作環境和國外的差異。 2. 子女教育方面如何和海外環境“接軌”。 3. 不同辦事体制及國內官員不民主。 4. 經常性的“人治”大于“法治”的大環境。 5. 糾纏的人事關係,以及普遍的貪污腐化的風氣和環境。 6. “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獨特的思考模式。 7. 日益崛起的“本土派”人才,和市場“成本效益”的無情競爭。 8. 國人一貫以來的,對“假洋鬼子”既羨慕又看不順眼的心態。 9. 自身缺乏安全,不知該留還是該走的矛盾心態。 “海歸”的機遇和挑戰 在全球經濟中,如今中國大陸“風景這邊獨好”的大環境下,在佔人類1/5強的中國市場大餅的強烈誘惑下,身為中國人,佔著“天時地利人和”,投身這股“海歸潮”,似乎是順理成章。 “海歸”們自己總結說:“早回去就對了(那時稀罕),晚生二十年就好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如今“海歸”們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並非易事。身為《北京青年報》專欄作者的陳屹,這樣分析成功了的“海歸”們具有的共同特點: 1. 有健康自然的心態。 2. 自身的才華和學識要夠。 3. 善于把握和創造機會。 4. 善于發現並找出各種差異,從中發掘機會。 5. 適應環境,融入文化,走進現實,抵制誘惑。 6. 準備打“持久戰”。 “海歸”們如今頭上的光環正在漸漸褪色,有報導說,北京中關村一家公司,近日以月薪2500元招聘工程師,居然引致3名留洋碩士爭搶飯碗。《中國人》雜誌,日前報導了“海歸”們目前在國內的所謂“八種活法”,茲摘列如下: 1. 創業型──舉家回國自創企業。 2. 分居型──孤身回大陸奮鬥,配偶孩子根留海外。 3. 候鳥型──每年一段時間在大陸教學或工作。 4. 回派型──受聘于海外公司,做為代表在中國開拓發展。 5. 義無反顧型──不管有無機會,留洋學成後毅然回國發展,破釜沉舟。 6. 停薪停職型──仍舊抱住國內原單位不放,留學鍍金後回歸發展,仕途可能更上層樓。 7. 半路回家型──書念一半,不等拿到學位,因各種原因和動機而回歸。 8. 打尖型──“跟著感覺走”,人生以“浪跡天涯”為樂。今朝回歸,明日可能又在申請外國簽證的隊伍當中。 聖經中的“海歸”派 《海外校園》社長蘇文峰牧師,曾這樣形容舊約聖經中的“海歸”們(參海外校園《進深特刊》第6期): 摩西──認祖歸宗,救國救民。 尼希米──放棄高位,回國建城。 以斯拉──回歸故土,心靈建設。 但以理──揚名海外,心繫故國。 以西結──流亡異鄉,不忘異象。 就是新約聖經中,那位始終不忘“骨肉之親”,面對捆鎖也要前往耶路撒冷的使徒保羅,也帶有鮮明的“海歸”心志。那句“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9:3),成為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千古名言。迴盪在歷史中,也迴盪在多少“海歸”基督徒們的心頭。對我們許多長年身在海外的華人基督徒,尤其帶來震撼和共鳴。 “海歸”中的基督徒 今日的“海歸”大軍中,有著越來越多的基督徒。他們大部份在留學海外期間信了主,得到了基督的救恩,也在教會中得以造就和成長。如今踏上了歸國之路,也正是在國內將福音與親友、同事分享的大好機會。 許多基督徒都有這樣的体認:我們到海外最大的收穫,是得到了基督信仰。而傳揚這一大好信息,也成為我們今後人生的目標和使命。面對全世界最大的福音禾場,和神給我們開的路,我們焉能浪費和錯過這現今的機會呢? 他們當中更有許多基督徒,是帶著異象和使命,甘願放棄海外優厚的報酬和優渥的生活,踏上回國帶職或全職宣教之路的。他們中許多感人至深的事跡,可參見海外校園《進深特刊》第7、8期中,“踏上回國之路”的系列專訪文章。 筆者以為,這第四波的“海歸潮”,若是真正能夠把基督救恩帶給國人,用生命和生活的美好見證,來服事國人,影響國人,則真正是幸甚! 唯願我們更多的海外華人基督徒,起來效法聖經中先賢“海歸”們的心志,以救人靈魂為己任,趁著今日大好機會,前往神州播撒耕耘。□ 主要參考資料: 1.《神州學人》雜誌,〈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現狀分析〉,2003.5.27。 2.《僑報週末》中國視窗,2003.12.14。 3.《中國人》雜誌,〈海歸人──幾分失落,幾分機遇,幾多挑戰〉,2003年4月號;〈“海歸”在深圳,2003年1月號;〈“海歸”的八種活法〉,2003年7月號。 4.BBC中文網,魏城〈海歸派沈浮談〉,2003.4.16。 5.多維新聞網,胡祈〈“海歸”的困境〉,2003.8.6。 6.人民網,曹林〈非理性“海歸”時代的終結〉,2002.12.3。 7.《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2003.4.18。 8.中國新聞網,〈海歸創業者出現“三三現象”〉,2003.8.20;〈“海歸”們究竟為何而歸?〉,2003.12.18。 9.新華社,〈大陸建設發展,海歸功不可沒〉,2003.11.17;〈大陸將制訂留學人才回歸計畫〉,2003.12.22。 10.海外校園《進深特刊》第六期,斯聞〈歸去來兮──從舊約人物看順服〉;海外校園《進深特刊》第七、八期,〈踏上回國之路專訪系列〉。□ 作者來自上海,現為“播種者國際協會”中國事工部負責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