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峰
2002年12月的《海外校園通訊》首篇,筆者曾以〈我們有一信息〉為題目,說明校園福音團契歷年來最注重的信息,及遵行的屬靈原則,就是:靈命→生活→事奉的次序。 我們有感于近十年來中國學人事工蓬勃發展,中西教會都看到這事工的重要,也知道必須有一群中國學人參與,才會有針對性。因此,許多學人信主不久,就已成為同工、團契主席、查經帶領者,甚至成為講員、執事、傳道人。 在這種“緊急動員”之下,確實產生了許多華人教會前所未有的人才,神也藉此將許多學人的恩賜如火挑旺起來。但是,有一現象也隨著出現,就是有許多未熟先摘的果子和揠苗助長的稻子提早上市,成為豐收中的缺陷。 同類的問題在筆者自己身上及華人教會中也屢見不鮮。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我們盼望今後對中國學人(包括各種群体)的帶領,一定要以屬靈生命的成長,信仰生活的落實,做為投入事奉的基礎。 但是,對許多早已投入事工的人來說,難道當初沒有這樣的基礎和次序,今後就一定不能好好事奉嗎?並不盡然。初入門時,能有良師指點,固然可以循序漸進;但是對於當初沒有這種條件的人,神仍有足夠的恩典。若我們認清靈命、生活、事奉三者息息相關的重要性,不要僅忙于事奉而忽略日常生活的見証,不以外面亮麗的恩賜取代內在生命的操練,而是在事奉中造就靈命(如:忍耐、捨己、謙卑等),靈命表彰于生活中(如簡樸、紀律、聖潔等),以生活成就事奉(如夫妻同心同工等)。這樣的善性循環,才是“萬事互相效力”的真義。 除了主耶穌之外,舊約中的但以理,可說是詮釋這一屬靈原則最好的“樣板”。他有“美好的靈性”,有固定的禱告生活,又能在險惡的政界中“毫無錯誤過失”。這種靈命、生活、事奉息息相關的互動,正是今日海內外學人所應學習的典範。□ 生活 事奉 靈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