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話西遊──我為什麼退學回國

  
            青草地  
  

彼岸的小魚

在每一個中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自豪感。偉大祖國璀璨的文明和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不斷激勵著我們的信心。但是先進的西方文明主導了近現代世界的歷史,美國在經歷短短兩百年後,從一塊蠻荒之地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她像一塊磁石深深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學子,並在中國掀起一浪接一浪的留學取經熱潮。

我正是在2000年8月,被這一留學浪潮推到大洋彼岸的一條小魚。但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問題:美國,你吸引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我的美國夢其實很簡單:在美國做律師、拿綠卡、賺更多的錢,使父母晚年享福,並且在美國留學生中找到單純一點的真愛、終身的伴侶。

對愛的盼望,使我甘願放棄一流金融機構六位數的收入和舒適的生活,不惜嘗試出國之累、法學院之苦,來到美國從零開始。準備先提升自己的內外素質,好配得上我的意中之人。

然而,來到美國,中美之間的生活、文化差異是如此之大,要從思維和行為上適應美國,甚至比從愛吃包子轉變到愛吃漢堡還要困難得多。

國人常說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遠遠不如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但從我出國、回國的經歷來看,這觀點實在差矣,我們其實更不了解美國,我就是一例。因為受到國內一些不實傳聞的影響,加上我的老觀念和舊思維,最終使我的旅美經歷,從興奮到平淡再到艱辛,白白失去了許多享受異國經歷的美麗心情。

一到美國,別人就告訴我,了解、適應美國學習和生活的最短捷徑,就是多多參與基督教會的各種活動。但是我以高考模式思維,“以學業為重”,放棄了許多查經和聽道機會,總共沒有去過幾次教會。

結果不僅對美國生活適應得慢,心靈走了很累、很長的彎路不得釋放。我更總想靠學習好,將來有工作來立足。但實際上,我的“公司法”在八十二個學生中考了第一名後,也沒有讓我輕鬆過,反而生怕遭到美國學生的排斥,因而特別小心謹慎一言一行。真是學不好怕沒飯吃,學好了怕受排擠,其實還是自己的心靈問題作怪。

我在此要提醒文科類的學生,若不了解美國基督信仰,不僅生活交往中顯得格格不入,常常會不經意地“語驚四座“,我們的無神思維模式,亦必然會無形中影響到學習、考試和論文。這是初來美國的人,要特別注意的。

選舉大訴訟

我是學法律的,認識美國就不得不先認識美國的立國根基。美國立國的最初文件,可以追溯到《五月花號公約》:1620年,一批英國清教徒為捍衛信仰,乘坐“五月花號”船,從荷蘭啟程,來到現美國的鱈魚角,船上的四十一名清教徒,參照英國教會裡社會契約的樣本,簽置了一件文件,表明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基督信仰等,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体,制定與實施“為了殖民地總体利益而須實行的公平之法,以及相關的法規、條令、憲章與公職”。

這就是美國立國的淵源。所以每張美元上都印著“IN GOD WE TRUST”,即“我們信仰上帝”。

“五月花號公約”之後的一篇最重要的文獻,就是美國憲法。美國憲法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穩定的憲法,從1788年被批准之時起至今,只有廿七個修正案。而起初參與撰寫憲法的人,多為清教徒。這四頁羊皮紙文件,至今保護著近三億美國人的生活。

我旅美時剛好趕上百年不遇的布希與戈爾因總統選舉出現計票糾紛,訴至法院。美國上下密切關注,廣播電視、報紙長篇累牘地報導、轉播訴訟情況。這讓我認識到憲法中三權分立的威力,以對行政領袖的制約。

與中國不同,美國憲法在法院的判決中,引用的頻率要高得多,且常有感人的例子。

有一個案例,是法院對偷渡者子女,是否有權享受義務教育的裁決。法官認為美國無權因為父母的犯罪行為,而剝奪上帝給美國兒童的受教育權,加上不讓偷渡者的子女受教育對社區更加不利,因此判決美國的中小學應當同等免費接納非法移民的兒童。

真希望中國的所有兒童,包括那些“盲流”與“黑戶”的,也都可以受到真正免費的義務教育。

雖然美國是一個天使與魔鬼共存的社會,但其主流社會推崇誠實信用,社會体系以誠信為基礎,建立了嚴懲欺詐的法制体系,使欺詐的成本極高。

現實生活中,人們也願意聽信別人說的一切話。這一點讓我開始時,以為美國人頗有點傻、比較好騙。但後來發現,一個人一且撒了謊被別人發現,就失去了個人誠信,以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就會多出許多麻煩。

很多觀念必須在生活中体會,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之上建立的人生價值觀念,就給我一個全新的体會──

有一位在美奮鬥了多年的華裔副教授撰文,他們學校的前棒球隊教練聲名蓋過校長、年薪百萬,可是卸任後沒有工作。學校當時只有清潔工的位置空餘,他于是就幹起了在別人下班後打掃衛生的工作。

然而他每天靠著上帝,仍然工作得很開心,還反過來安慰這位華裔副教授,不要為了升正教授壓力太大。

基督信仰的人生觀、對人生終極意義的不同理解,就使人有這樣平坦的心。

免費的葡萄

與此相對的一個例子,卻正好發生在我就讀的學校。因為我的孤陋寡聞,開學幾個月後我才知道,我所在的Iowa(愛荷華)大學,就是北大學生盧剛殺人的學校。當年,他因性格抑鬱、好嫉妒,殺了同學、導師,還殺了一位有傑出學術成就的副校長,然後自殺。而被殺的副校長的抽屜裡,還有一封為盧剛未來工作寫的推薦信。

事發後那位副校長的兄弟姊妹,也就是當年駐華傳教士的後代,竟寫了一封充滿愛的信,安慰盧剛的父母,並表示為他們禱告。而愛荷華大學,亦從未因此歧視過華人學生,始終保持著公正的態度招生。

我知道這件事後很受感動,專門到導師那裡感謝他對我的熱情,及沒有絲毫的歧視。

回國之後,我將這些點點滴滴的旅美見聞講給媽媽聽,但最打動她、讓她念念不忘的,卻是我白白得了一袋葡萄的事。那時,我雖然帶足了旅美的生活費用,但總是不敢相信聖經中的話“不要為明天憂慮”,總害怕畢業後生活無著,就使出七十年代的節省風格。有時為了省錢,就三個多美元買十磅的處理雞腿吃很長時間。

由于學習緊張,倒也沒時間覺得苦。但有時看到超市裡新進的加州水果,就會在水果攤位前不捨地來回轉好幾趟。碰到打折多的就會買。有一次就碰到一美元一磅的葡萄,因為和貴的那種顏色一樣,收銀員沒有分清,就按貴的那種打價錢。

出了商店,我才發現總共多算了不到一美圓,但我猶豫害怕了很久才壯起膽來向服務員說。結果來了個管事的青年人,態度極好,根本不等我的解釋,就直給我道歉,還告訴我葡萄全送給我了。

我因為腦筋還沒轉過來,就問了他半天為什麼。他一時說不出理由,最後說因為超市有過錯,讓我不開心了,所以不要錢,都送給我了。

結果我和室友吃到這次免費的葡萄就格外開心。但這事也讓我鬱悶,為什麼這樣的小事,我都害怕去交涉,太不像個律師了。後來想想,這大概是因為,我在國內通常的交涉結果是很不愉快的,所以就儘量避免捲入交涉中。

我的媽媽雖然不太明白美國法律邏輯推理的精彩,和衡平法的公平,也不太懂上帝的兒子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就洗淨了人的罪等等。但媽媽曾多年來用幾十塊錢維持家用,在國內受過太多商人欺詐的苦楚和退貨時的辱沒爭吵,就很感激那個体恤窮學生的超市青年,也很感激那麼多華人教會的弟兄姐妹接待我吃住,為我找房子、送家具、開車接送我。

所以當我告訴她,這是因為人家相信耶穌,才會以上帝的愛來待人,你不需要都搞明白,只要禱告決志信耶穌就行,她馬上就決志了。

後來我想想,不應小看這一點一滴愛的經歷,正是這些上帝對美國的祝福,使美國成為一個深深吸引世界優秀人才移民的國家。也許有人將美國的吸引力,歸功于其富有和自由,但我的体會,是因為基督信仰中的公正和博愛。

溫柔的聲音

旅美後期,隨著時光的流逝,因為環境改變帶來的興奮感也漸漸退卻,學業的重擔和對未來的憂慮,壓得我透不過氣來,臉上再沒有了興奮的笑容。

由于我骨子裡自視甚高,再加上以貌取人,看什麼人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點,因此對起初在留學生中尋找伴侶的想法,也越來越懷疑,同時沒有真愛的空虛感卻越來越大,只好求助于上帝。

由于身邊有不少基督徒,他們的人品、愛心,不容我懷疑他們的誠實,他們說確有上帝的存在,我相信應該不會是騙我的。可是我卻猶如聾子和瞎子,一點都感覺不到上帝的存在,而且決志信主了一陣後,好像也沒有任何不同。所以每次他們提到神怎樣感動他們,又怎樣答應禱告、又怎樣帶領,我就很驚奇也很羡慕。

我第一次真實感覺到,是有一次去查經班。好久沒有去了,各樣壓力又大,就陰沈著臉走進去。奇妙的是,當我跨進門檻的那一步落地,心中突然清楚地出現了一個我從未經歷過的、萬分溫柔的感動:“你來了......”

那溫柔的感動,類似聲音卻不是聲音,正是我期盼已久的戀人所特有的溫柔。那感動十分清楚,可以用震動來描述,當時足足驚了我一個趔趄,四顧卻沒有旁人。

于是,我到處問人,那是不是神的聲音。別人因為無法知道剛才在我心中發生了什麼事,也無從判斷。

後來,每當我心力憔悴時,那一個感動就在我心裡,溫柔地使我明白很多事。但我仍然不確定這就是神的聲音。直到九一一前夕,我在佛羅里達大學讀聖經,蒙聖靈光照認識到我的罪,並親身經歷神的同在和無法言喻的大愛,我才認識到神的真實存在、全然善良,遠非人所能想像。

上帝的愛是那麼美好,教會裡的人雖然對我也如父母、兄長、姐妹般親切......我內心不斷禱告,求神讓我的父母在國內也能享到這樣的福,使我的媽媽、爸爸,也能歡快地唱著讚美詩,並有許多老兄弟姐妹一起歡度晚年。

沒想到神很快答應了我的禱告,派我自己回國給親人朋友做見證。

最佳意中人

現在回國兩年多了。我回到了繁華的上海。因我已品嘗過天恩的滋味,就知道世界的繁華,比起信仰的甘甜相差實在太遠。為此同事都加班時我都請假去教會,每次轉幾次公交車都心甘情願。回想當年教會的弟兄姐妹們每週招呼我去查經班,且有人專程開車接送,我卻頻頻推卻,實在是莫大的損失。

回國後,有的朋友卻為我拒絕密西西比河的免費旅遊專案,回絕拜訪美國同學家的農場,拒絕朋友邀請去佛羅裡達的迪斯尼樂園感到惋惜。可是我卻對朋友說,美國之行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耶穌基督,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每週都去教會。我告訴他們: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卻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的痛苦事莫過于此。

“但耶穌沒有因此拋棄我。如果上天能夠再給我一個機會去美國,我會說我愛耶穌,我要去教會。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要說那是──永永遠遠。”

至于我那尋找真愛、尋找終身伴侶的夢想呢?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既無比剛強又萬分溫柔,既愛意綿綿又公義正直。他不會拋棄我,也不會離開我。他了解我心靈的需要......他的名字叫耶穌。我相信他會有最好的安排帶領,我也把自己交在他的手中。”□

作者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法律系,曾來美進修法律,現在中國工作。□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