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漁 |
後現代的社會不再有絕對的道德標準。基本上,是“零道德標準”。人們是以自己的感覺來評定道德規範,只要自己覺得這樣做是有理由的,那麼就不是不道德。 |
零道德標準 朋友打電話來,沒開口就放聲大哭。她一向個性開朗,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等她抽泣聲漸漸降低,她結結巴巴地告訴我,剛與丈夫大吵一架,因為發現丈夫看色情書刊。我能夠做的就是陪她哭,為她禱告。 這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特例。2003年11月,喬治巴拿組織發表了美國民眾道德狀況的調查結果(註1)。他們發現,多數美國人認為賭博(61%)、同居(60%)、性幻想(59%),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其次,有近半數的美國人認為,墮胎(45%)、婚外情(42%),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此外,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看色情照片(38%)、說髒話(36%)、酗酒(35%)、同性戀(30%),有何不可? 喬治巴拿因此預測,“統計資料顯示,美國人的道德觀可能會持續惡化。因為與我們兩年前所做的調查資料相比,顯然有更多的成人認為,這些行為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他又指出,多數人看不到自己有份于社會道德下降,“我們訪談的多數人認為,自己擁有高的道德標準,其他人是造成國家道德低落的原因……” 也許我們會說,那是美國人啦!我們華人不會這樣子的。然而,交通電信的發達,早已經縮短整個地球的距離,道德惡風早已侵入中國。以色情網站為例,2004年10月10日,中國公安部宣佈,自7月16日全國打擊淫穢色情網站行動開展以來,中國警方已關閉了淫穢色情網站1125家。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研究後現代社會的知名學者遂特博士(Leonard Sweet)指出,“後現代文化己患了流行性感冒──道德流行性感冒”(註2)。 後現代的社會不再有絕對的道德標準。基本上,是“零道德標準”。人們是以自己的感覺來評定道德規範,只要自己覺得這樣做是有理由的,那麼就不是不道德。“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口號,最能描繪出新一代的心境(雖然,在心靈深處,他們又感覺到哪裡不太對勁)。 勿束手待斃 社會零道德的現象,以及靠感覺走的趨勢,是時代對基督徒的挑戰。基督徒不需要束手待斃,因為基督徒的確握有增強道德免疫力的鑰匙,可以成為正面影響社會,甚至成為捍衛後現代道德的先鋒。這不是痴人說夢,而是上帝提供給人的一份真實的自由──選擇不犯罪的自由。 毋須再做罪的奴僕,這是許多上帝兒女的親身經歷。在擁有這種不做罪惡奴僕的自由之下,基督徒要學習的,是怎樣在生活中持守聖潔,不受敗壞的道德之風所影響。 救恩不僅是拿到一張上天堂的門票而已,更使人有能力拒絕罪惡,讓人今生就活在上帝的國度中。 基督徒所面臨的時代挑戰是,如何檢討傳統說教的論理方式,尋覓更切合在後現代社會傳遞生命大好消息的方式。當基督徒用神所賜予的完全救贖,活出一個新的生命,散發出自由的喜樂,他們就會在所居的社區裡成為人人稱羨的明燈。 除此之外,在面對資訊網絡世代時,教會應該投入財力與人力,製作出美好、幽默、以基督信仰價值觀為基礎的影片、電視節目、網頁,讓世人認識基督教信仰絕不是刻板、無聊,而是充滿活力、諧而不謔的信仰。 世人會因“感覺”到基督徒充滿平安喜樂的生命,從而心生羨慕,也願意一嚐這份救恩的平安與喜樂。 隱善與揚惡 對了,我還沒告訴你剛才我提到那個看色情書刊的人,不但是基督徒,還是教會領袖。並且,他並不是惟一的。 一項全美國調查結果顯示,有20%的神職人員,有看色情書刊、網頁等問題(註3)。2000年美國愛家協會的牧者關顧熱線(Pastoral Care Line),接到的約20%的求助,是關于牧者看色情網頁的問題(註4)。 若是牧師都有這樣的掙扎,更何況是信徒呢?我們個人能採取什麼實際行動,才能持守得住在基督裡的自由與喜樂呢? 首先,我們必須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 喬治巴拿在做民調時,指出多數人看不到自己有份于社會道德下降。中國人很愛面子,更是強調要隱惡揚善。 揚善固然是美德,但隱惡是滋生罪惡的溫床。因為在陽光下,蟑螂、老鼠只有四散逃命的份。所以,我們必須要願意把自己的罪惡,暴露在上帝的光中,誠實地面對上帝,不再隱藏。 倘若你覺得自己已經失去喜樂,或是不覺得信仰帶給你喜樂,只是日復一日的過日子,那麼你就要反省,生命中是否有任何罪,妨礙你得到信仰的喜樂。 這喜樂並不是只在受洗成為上帝兒女的那一刻,這喜樂應該如同泉水般,從心頭湧出來。有時這份大喜樂會漫溢到,有人傷害你或激怒你,你也會不以為意,就像灰塵沾不上身一樣。不但如此,你的喜樂與自由還必會感染周圍的人。 其次,若你有隱惡,要趁早求助,不要想單靠己力解決。 布克比牧師在他新書(註5)中一再強調,救贖是個人的事,但卻不是個人私事,是關係到整個教會群体的。一位肢体受傷,整個身体都受到影響,這是聖經的原則。 這兩天,聽到一個令人扼腕的消息。一位我素來敬重的教會老傳道人跌倒了,落入酗酒和同性戀的巢穴中。其他教會領袖指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太有名,且沒有人與他同走,孤立了。 在傷心為他代禱的同時,我忍不住呼籲弟兄姐妹,上帝的大愛與大能,足以饒恕我們的罪惡,並且釋放我們得自由。然而,我們需要弟兄姐妹與我們同走,指出我們的盲點,彼此扶助,彼此守望代禱,得以不落入罪惡的陷阱中。 魯益師(C. S. Lewis)說過:“任何一種罪都與驕傲脫不了關係。”王志學牧師亦指出四點驕傲的記號:說不出口“我需要幫助”、不聽人的勸告、不禱告(靠自己)、長時間沒認錯。 若是願意把自己的隱惡,向一位可靠且能夠同走一段的同性弟兄姐妹吐露,請他(她)為你守望,會幫助你從隱惡中得釋放。 不但如此,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都需要向可靠的同伴坦露真我,讓人糾正我們的偏差,並且指出我們的盲點。這是防止我們落入道德陷阱的最佳保護。聽人對我們的指責時,我們多半心裡不是很好受,然而,“良藥苦口”,這也正是操練謙卑的好時候。 懷中正有寶 《歷代志下》7:14記載了一段上帝說的話:“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法規與應許總是緊密並行的:我們若照上帝的話語去行,不僅是自己得福,世人也因而得福。教會是否能為零道德的後現代社會,提供道德指標,成為時代的尖兵,就有賴于上帝子民在生活中汲取寶貝──上帝的救贖大能,活出上帝的國度在人間。耶穌二千年前教導門徒要做光做鹽,至今仍是基督徒的生活指標。□ 註 1. 這項統計調查資料,是在2003年10月份,以電話抽樣,訪問美國48個州的1024名成人的結果。詳情請參網Morality Continues to Decay, November 3, 2003,http://www.barna.org/。 (編者註﹕請看下面的圖表摘譯) 2. Leonard Sweet, Soul Tsunami, Zondervan, 1999. 3. Charisma Magazine, Jan. 2001 edition, people events. 4. Christine J. Gardner, Tangled in the Worst of the Web─What Internet porn did to one pastor, his wife, his ministry, their life, Christianity Today , 2001. 5. Henry T. Blackaby and Melvin D. Blackaby, Experiencing God Together.□ 作者現居加拿大渥太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