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渴望

  
            范學德  
  人若沒有了渴望,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問題只在於渴望的是什麼?

荷馬在他的史詩中說過︰在塵埃中呼吸和爬行的一切造物之中,就是在整個宇宙之中,沒有比人更為不幸的了。這話意思就是,哪怕就算是什麼阿貓阿狗阿豬的,也比人福祉得多。希臘有的哲學家就曾經這么讚美過人的福祉,說福祉就是像豬一樣地活著。

我小時候家裡窮,為了過年過節有口肉吃,就養豬。豬,只要給它吃的,不管是剩飯剩菜,還是酒糟、白菜幫子,它只要吃飽了,就滿足。在泥裡打個滾,隨地大小便,然後,就找個朝陽的地方躺下,曬太陽,睡大覺。這就是生活︰吃,拉,睡,周而複始,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什麼是福祉?對於豬來說,福祉就是一根腸子,只要填滿了食物,就滿足了﹗

從豬的祖宗起一直到現下,這種“福祉感〞從來沒有進化過。有誰聽說過豬尋找過這樣的答案︰豬生命的意義何在?或者,為了維護豬權而“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

人不是一根腸子,可惜乎,可喜乎?

還是我小時候的故事。那年代,成天革命,革得好些人的命說沒就沒了。我們兄弟姐妹命大,沒被餓死。但是,想吃頓飽飯,吃上好飯,那就是做夢了。夜裡做,大白天也做。

那時經常做的一個白日夢就是吃餃子。我想啊,要是有那麼一天(也就是共產主義來到了),我想吃餃子就能吃上餃子,想吃什麼餡的餃子就吃什麼餡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哎呀媽呀,那還不樂死我了﹗

真沒想到,雖然晚點,但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餃子,我想什麼時候吃,怎么吃,吃多少,隨我便。可奇怪的是,我不但沒有樂死,反而連吃的願望都不強烈了。就算吃吧,嚼過來,嚼過去,卻怎么也嚼不出福祉、平安,或者滿足的感覺。

想錢,想權,想女人,想名聲,大概都是這樣吧。你渴望的,你得不到;你得到的,不是你渴望的;你渴望的,並且你也得到了,但你卻悲哀地發現,不過如此而已。

你所渴望的東西並不在你得到的東西之中。如魯益士所說,它們只是我們尚未尋見的那朵花的香氣,尚未聽聞的那首曲子的回音,尚未訪臨的那個國度的消息。如果你執意把得到東西當成你的渴望,那麼,那東西不但沒有消除你的渴望,反而引起了新的渴望,或者,讓你覺得無聊,沒勁,空虛,沒有意義﹗

人的一切渴望,都具有一個特點,永不滿足。

中國人常說,知足者常樂。這話從理上說,是這么個理,但實際上,卻常常不是那麼一回事。就拿賺錢來說,這錢,賺多少是個夠?答案︰沒夠。

渴望雖然是由於過去產生的,但它卻絕對不停止在過去。渴望具有指向性,它指向未來。未來永無止境。於是,實現了的渴望只能滿足過去,並不能滿足未來,且只能蘊含著不滿足。

渴望是內在的,但是,滿足渴望的對象卻是外在的。你渴望某種東西,這件事就表明,這個東西在你之外,並且不為你所擁有,因為如果你擁有了它,你就不會產生渴望。

魯益士說︰我尚未問誰是我所渴慕的,只是問什麼是我們渴望的,就已足夠讓我檁然生畏。因為我由此了解,在孤獨的最深之處,有一條路通往自我之外,與某一事物交往;這事物拒絕認同於感官的任何對象、我們的各種生物性和社會性需要、以及我們的想像或心靈的任何狀態,而宣稱自己是全然客觀的存在。它遠比各樣物體客觀,因為它不像這些物體牢牢地被我們的感覺覆住;它是裸裎在感官世界之外的存在,沒有形象(雖然我們的想像力用千百種形象向它致敬),不為人所知,尚未被人定義,但卻深深被人渴慕著。

一切的渴望原本都是對美好的渴望。

以食色為例。食色,性也。對食與色的渴望,是人的基本渴望。人餓了,他渴望的是食物,而不是石頭,食物是好的,它能滿足飢餓的需要;性的渴望,渴望的不僅僅是身體,更是兩人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也是好的。

人的渴望,就它的起源來說,乃是被創造出來的。而這個創造在其創造者看來是好的。

但是,人實現了的一切渴望,都表明,無論他得到的東西如何美好,都不是最好;無論他如何努力,他都是被引向最好的,而不是得到最好的。

當然不可否認,就現實性而言,人的一切渴望並不都是對美好的渴望。邪惡的渴望深深地隱藏在人心之中,如貪婪,如嫉妒,如貪吃,如好色,舉不勝舉。

但是,邪惡的渴望不過是扭曲了美好的渴望而已。魯益士說得好︰“惡是變壞了的善。一定要存有某些好的東西,‵變壞′才可能發生……他要變壞,必然因為有些美善的事物是他想要的,只是他以錯誤的模式去追求。他必定擁有一些原本美善的欲念,這才有可讓他蹧蹋、歪曲的材料。〞

就這個意義來說,人的一切邪惡的渴望都表明,人的確是從天堂墮落下來的,不僅是因為若無天堂在心中,我們便看不到心中的黑暗。更因為沒有人是為了黑暗而追求黑暗,即使人在黑暗中行,他也一定自認為那是光明,並且能夠給自己或者他人帶來福祉和益處。

我們不必為了顯示自己的崇高而蔑視人的一切渴望。人若沒有了渴望,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問題只在於渴望的是什麼?用什麼樣的模式和手段去滿足自己的渴望?這後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取之有道〞的問題。不能用邪惡的手段去實現高尚的渴望,卑鄙的手段必定玷污渴望。

一個美好的渴望轉變成邪惡的貪念,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把一個有限的美好當作絕對的美好,最高的美好。這就是所謂的偶像。比如,美食,是好,但如果以之為人生的最高目標,那人就成了“豬八戒〞。

無論是人內在的心靈,還是肉體,或者外在於人的社會及自然界,都不是最高的絕對的美好,也就是說,都不可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滿足。因為這一切都是有限的,有條件的,要消失的,而不是無限的,無條件的,永恆的。

這一切都將過去,連我們自己最後也將隨風而逝。如此,怎么能夠使人得到真正的滿足?那麼真正的滿足又是什麼?古代詩人是這樣描繪的︰你(上帝)的慈愛永遠長存,你的信實直到萬代。

人的渴望的無止境性,與人的靈性有關。人為萬物之靈,這似乎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公理。但這個靈到底是什麼?雖語焉不詳,卻很少有人爭論不休,它就是所謂的道德心。凡人皆有惻隱之心,仁義禮智根於心。這個“道德心〞又成為人獸之別。

正因為人有靈性,所以,追究天人之關係,就成了人生的基本問題。什麼是天?什麼是人?天與人的關係是怎樣的?人安身立命的根何在?人不斷地問天,也問自己的。

這樣的反思就接近了席勒所界定的“靈性〞理念。席勒認為,靈性乃是超越思想理念之外的,“一種了解原初現象或意義概念的特殊能力,且具有一種為善、為愛、為悔罪與虔敬而有的特殊情感和意志能力……人的靈性能超越它自身,將整個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宇宙,連同它自身,都當成它認識的對象。〞

海德格爾則以“超越理念〞的概念,進一步揭示了人的靈性。

人的靈性在於他能夠把天地萬物以及他自己,都作為認識的對象,並且,能夠不斷地超越。這樣,人的靈性就使人面對一個嚴峻的處境︰要么,它就在人與宇宙之外找到一個超越人與宇宙,並且支撐著人與宇宙的根。也就是,找到一個不可被超越的絕對者,從而為人與宇宙確定意義;要么,它就面對一個看不到底的深淵,那深淵中寫著︰沒有意義,一點意義也沒有。

據說,羅素說過這樣一句話︰除非你假定有一位上帝,否則,探討人生目的是毫無意義的。這句話在理論上是誠實的。也正因為排除了上帝,所以,無神主義不可能提出人生意義的問題,或者說,它關於人生意義的探討,在邏輯上是自相矛盾的。從一個沒有意義的物質中,無論怎么進化,也產生不出來意義。

我的心啊,你為何郁悶?這是古代人的問題,也是現代人的問題。無“家〞可歸,這就是郁悶的總根源。

人的靈性迫使人面對一個抉擇︰要么以上帝為家,從而安身立命有根;要么走向絕對的虛無,從而一生流浪。非此即彼,無中間道路可以選擇。

主啊,我們的心如果得不到你,便不會安寧。奧古斯汀的這句話,最深刻地描述了人之心靈的終極渴望,那就是對上帝的渴望。魯益士則這樣描述︰雖說有時我認為,人類根本不對天堂存有任何盼望,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發覺自己頗驚訝地發現──人類的內心深處除了盼望天堂之外,並沒有其它的盼望……這盼望是每個靈魂的隱私,是難以言宣、無法消解的慾望,是我們未邂逅妻子、遇見知已、擇定事業之前所渴求的東西。而躺在臨終的床上,不再知道何謂妻子、何謂朋友、何謂事業的時候,我們仍會這樣渴盼著……

除了天堂,別無渴望。

意識到自己對上帝的渴望,這正是上帝對人的渴望,他渴望人能夠倚靠他,信賴他,像耶穌基督一樣地稱呼他︰阿爸,父啊。□

作者來自山東,原任教大學。現居美國伊芳利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