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少年教育面临的危机

          熊 璩

  任何指导我们生活的指南背后都有其理论基础,都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延伸。

  一 青少年教育的现状

  笔者2001年12月在北京,看到电视上介绍两本畅销书。一本是《不要“管"孩子》,一本是《孩子不可不管》。大意都是要尊重孩子,要讲理,不要动辄用权威来压制他们。相对于中国传统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观念,这种新论点真是一大进步!

  无论在家庭或是学校,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现代化,中国教育方面的许多观念和方法都已被重估。这让笔者想起另一本书,就是1946年初版的《照顾婴儿与孩童的基本常识》(The 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小儿科医生斯巴克(Benjamin Spock)这本一反传统观念的畅销书,至今已经翻译成三十九种语言,销售量超过五千万册。

  该书引进了革命性的观念。他呼吁父母亲不要用一刀切的(one size fit all)态度和权威性的方法来管教,要尊重孩童的个别性。他拒绝美国老式清教徒把儿童当作“蛮不讲理、爱干坏事、是应当学习礼数的小顽童"的观念。他要求父母把孩子当作是一个不断蜕变的精灵,需要大量的注意力。譬如,若是学龄儿童有偷窃的行为,他建议父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赞许、鼓励,甚至增加孩子的零用钱,使他不必偷窃。

  这种新观念到了1960-1970年代就更为“前进"。最畅销的育儿书(注一),要求父母们从严厉的“道德家"角色,转换为同情的“医疗家"角色。不论孩子如何无理取闹,父母亲应当保持冷静,不下判语,用专业性的态度,帮助孩子厘清他自己的是非观。逐渐地,孩子的责任感被不可剥夺的权利感(entitlement)所取代,孩子就是行为不当,父母的角色也不在于告诉他对与错,乃是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观。

  因着这种理论推行到极至,美国许多年轻人已失去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

  那么,这最近廿年又如何呢?实际情况是,不仅是美国的家庭教育处于困境,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更是陷在危机之中。

  改善公立学校的教育,是布什总统竞选时最大的诺言。美国国会在2001年12月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布什总统在今年1月7日正式签署,这证明了公立学校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受到了大众重视。历年来,美国各级政府在教育上所投的经费,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然而在中学里,不但暴力与枪击事件为全球之冠(例如 Paducah, Jonesboro, Littleton等惨案),美国学生的教育水平可能也是先进国家中最差的。

  在1983年发表的一篇报告(注二)中,比较二十一个国家,美国高三学生的数学与科学水平排名第十九,物理学则敬陪末座。美国大学本科生对历史和公民的知识也是极其贫乏。以优异的长春藤盟校来说,竟然有四分之三的学生不知道发表葛低斯堡(又译盖兹堡)演说的是何许人(注三)!

  反观美国训练师资的学府,其所着重的并不是专业的知识,乃是探讨一些合乎政治风尚(politically correct)的课题。例如:性别和种族对学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我形像(self-esteem)、平等,等等。一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警告一批年轻教师:“不要随便修改学生在拼音与标点上所犯的错误,让他们自我创新远比遵循法则为重要。"(注四)。难怪有人认为,美国学生的学习素质虽然低,但学生的自我形像却是全世界最高的!

  难道这就是华人青少年教育将来所要依循的样板吗?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不可能以一篇文章来涵盖全面,让我们单单从其基本理念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二 流行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

  任何指导我们生活的指南背后都有其理论基础,都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延伸。

  人们或许认为,进化论的影响仅限于生物科学。其实它对人文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若提(Richard Rorty),冀望西方世界能放弃由希腊的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一神论所编织的世界观,去拥抱由进化论者达尔文所勾画、教育哲学家杜威所充实的、人类文明的新图画。他认为,身为进化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动物,人类生存的唯一目的,便是适应周遭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生于进化论诞生年代的杜威(1859-1953),其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或作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的教育理论,对美国的教育理念有着革命性的影响。杜威自大学起就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的观点主导了他的认识论,也主导了他对真理、伦理、教育、心理、民主社会等方面的观点。因为他对美国知识界的贡献,他被公认为廿世纪美国自由主义思想界的巨擘。

  杜威认为,宇宙中没有任何先验或超验的前提,人类的认知是一种自然演化的过程,经过假设、尝试、比较和归纳的过程以取得新知。任何的知识(或者真理)都不是绝对的。知识的确切性并非自明的,而是完全建立在它的实用性上面。

  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环境,我们不能预知廿年后生存的环境如何,因此师长不能将成人的价值观和目的强加于孩童身上。师长不应站在权威的地位,而应作向导,辅助孩子建立自己的道德感与是非观。

  杜威派认为,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应以孩子为中心、为主导。在校的学习不是为了要为将来(例如上大学)做准备,乃是帮助学生从与人交往中寻找自己、创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学生才是课程及内容的决定者,老师不是。

  简言之,这种观点是实用主义与(卢梭式的)自由主义的结合,认为在生物自然演化的前提下,学习者都会自动朝着最大适应的方向前进,去自我提升,学习者一定是向善的。

  这就是流行于美国学府的世俗性自由主义(Secular Liberalism)的思想。它是人本的(humanistic),认为自主的人建构成对真理、知识与道德的认知。在不同的情境下,得到的真理、知识与道德认知也可能不同。

  这,就是美国主流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今天教育困境的主因。

  三 对杜威工具主义的针砭

  在实行上,特别是从医疗角度而言,杜威的教育理念其实有许多优点。他认为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区,是学生经历人生的重要场所,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所。他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以发展自己的特长。他采取因材施教,而不是平头式的教学方式。他给予学生更大的参与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教育思想。问题出在它基本的前提假设。由进化论归纳出来的世界观,将其推到一个极端,超越了它理论的可行度。

  首先,世俗性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思想,否定了人有罪性的观念,也否定了具普遍性的道德感与是非观。这在早年,当清教徒的世界观尚是社会上无形的约束力时,情形或者不会过分离谱,因为社会还有个是非的标准,就好像大家都知道正北极在哪个方向。但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无论是影视、书刊、还是重金属音乐、是社会风气,孩子们所受到的不良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是非的尺度,没有北极的观念,人就自然失去了方向感和是非的标准。

  更因人的罪性,取舍多是凭一时的冲动,或者自私的动机。这就是为什么作弊的风气在美国的学校里越来越盛,也是为什么当课堂里讨论如何处理捡到的一千块钱时,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再没有人会想到交给警察。

  当然,压制性的权威教育,用意再好,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方式。但是完全开放的制度,没有任何社会伦理观与道德标准的指导,表面上虽赋予学生更大的权力,事实上却剥夺了他选择的能力。绝对的自由权带来的不是绝对的自由,因为从人类第一个祖先所遗传下来的罪性,叫我们不得自由。

  “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书》1:25节)

  青少年需要有清楚的方向和活动范围,需要有榜样,需要有正面的(不变的、永恒的)权威形像(上帝),这才能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努力的方向。许多统计资料指出,接受“性教育"和“药品教育"的青少年,滥交和使用麻醉上瘾药品(酒精、香烟、迷幻药)的反而更增加,因为学校没有提供道德准则,只提供多重的选择机会。

  由此一例,可见只有当青少年有了清楚的是非观(使人自由之律法)、正面的教导(敬畏上帝、依靠 的大能大力),和鼓励(家庭与学校的支持),他才能从原始冲动的辖制下释放出来,得到真自由。

  乌托邦的思想把邪恶与错误都归罪于社会环境,个人总是良善的,是受害者(书念不好一定是老师的错)。这只能鼓励不可剥夺的权利感(entitlement)。这种心态,以为个人行为不必为外在道德标准负责。这也不能带来社会的良善(virtue)。良善的社会是由良善的个人所组成的。个人道德意识的提高才是促进群体道德的要件。同样地,个人的罪孽(sin)是构成群体罪孽的主因。把私人道德与公众道德、与正义分开,于是就有了“总统的私人道德是与他的公众道德无关"的言论!这种心态对美国的伤害是无可估计的。

  正面的自我形像对幼年期的发展非常重要。杜威学派刺激了学生自我形像的过度膨胀,反而不健康。对美国几次学校枪击暴力事件所作的检讨,发现多是因为自我形像的扭曲,孩子们无法承受失败(或被拒绝)的事实,在绝望中就做出了毁灭性的行为。他们不认识基督徒谦卑宽容的品德,受伤的心灵也无法寻到超越自我的生命意义,人只能孤独地承受生存的焦虑,这是何等的可悲!

  四 “新"的实验

  教育是国家之大本,是社会命脉所系。在所谓“文化战争"(保守与前卫的世界观之间的斗争)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战场。在此,我们要介绍一些非主流的观点,和一些新的尝试,这些都是基督徒面对困境的回应。

  因为孩童的可塑性高,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一个拿起上膛枪枝的孩子,我们不能慢慢地让他自己去发现玩枪是否危险。同样地,完全由学生主导控制、所谓建构性(Constructivist)的教学也是危险的。应由教师采取直接教学方式,藉着连续不断的课程,和重复地复习,让学生接受客观的道德标准和知识。

  这其实就是圣经的模式。我们要敬畏耶和华上帝,才是智慧的开端。孩童并不只是一个生物体,他乃是照着上帝的形像所创造,带着从上帝来的尊严和道德感。因此我们得帮助他认识这些客观的理念。同样地,他犯罪的倾向也会引导他进入歧途。我们应当用直接教学的方式,启发他、引导他、训练他、支持他、鼓励他,使他知道“北极"的方向,而不是只靠他主观的罗盘来确定方向。

  圣经常常教导我们,要把上帝的道理教给下一代,美国许多名校也都是基督教设立的。由于公立学校的缺失,许多家长把孩子们送到基督教学校。许多基督教机构特别在大城市的贫民区开办学校,他们所训练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少数族裔),参加标准考试,成绩居然远超过全国的水平(注四)。还有些基督教学校特别注意古典文学与音乐的教育,获得非常好的成果。

  另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便是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今天,美国有超过一百七十万的孩子是由父母在家教学,其平均成绩远远超过公立学校,甚至高过三至四个级次(注四)。其实不管是否实行家庭学校,家庭总是教育的第一线,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基督徒若是能够建立一个基督化的家庭,建立符合圣经原则的父亲形像和母亲形像,并能成立家庭的祭坛,这才是良好教育的基础。

  各地教会也应当发挥功用,帮助青少年分辨护教和世界观的课题,让青年们对不同的理念能够有分辨的能力。例如科罗拉多州的“高峰机构"(Summit Ministries)就是在做这类工作(注五)。

  美国还有一种实验叫做“契约学校"(Charter School)。它多半是公立学校,也有由基督教机构支持的。去掉了工会的保障,教师的薪水和契约都是根据他的表现来决定。教师们也有较大的自由度,不受州政府规格的限制。许多推动直接教学的契约学校,都得到良好的成果(注四)。  还有许多机构和基督教团体,利用课后的时间,开办一些课余课程。这种课余课程对大城市内的贫民区和少数族裔特别有用,一方面避免孩子闲荡、搞帮派,一方面帮助他们增进学业或体能。

  总之,许多有心人士已经认识到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在德、智、体三方面取得均衡的发展。本文希望提高父母、师长和基督教界领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特别是注意其背后的理念和世界观。我们必得站住真理的立场,应用圣经的原则,以指导我们的家庭教育,补足公立学校教育的不足与不当。

  在繁忙生活中挣扎的父母们,下一代的教育是严肃的挑战!不要以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就行了(在这点上杜威反倒是对的)。处在这个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面临这场思潮的交锋,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你自己准备好了吗?

  力求现代化的中国啊!你要认清教育方法背后的理念,不要在丢弃了教条性、压制性的教育制度后,再步入“世俗性自由主义"的死胡同,也不要盲目地跟随“无神的进化论"的老路子。这些实验前人都做过了,都失败了,我们不必再去重蹈覆辙。

  编按:本文可能引起为人父母者的许多问题。譬如:

  1) 身为基督徒的父母是否应当把孩子送进基督教学校?

  2) 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的利弊是什么?如何得到这方面的更多的资讯?

  3) 可不可以体罚孩子?应当怎样体罚?

  对这三个问题,我们希望得到您的回应,以便进一步讨论。□

  注:

  1."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Haim Ginott, Avon Books, 1969; "P. E. T.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omas Gordon, 1975.

  2."A Nation at Risk", published by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1983.

  3.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1993)所作的调查。可参照 http://www.nces.ed.gov/  的网页。

  4."How Now Shall We Live, " Charles Colson and Nancy Pearcey, Tyndale House Publisher, Inc., 1999. 本文多处引用此书。

  5.参见 http://www.summit.org


Home Page Contents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