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土豆

          末 雁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平安。"(《马太福音》11:29)

  有一种农产品叫做马铃薯,有人称它为洋芋。被冠上一个“洋"字,洋芋好生得意。一天,洋芋来到一个地方,看见了它的同伴,被当地人叫做土豆。洋芋在土豆面前,心里暗想:你看,我是洋芋,而你不过是土里土气的土豆。于是洋芋突然发现自己高大了许多,心里油然升起一份莫名的自豪感。

  从美国来到中国西南,多少次我也落到与洋芋相同的可笑地步。嘴里常冒出一两个“洋"文,身上时时透露出阵阵“洋"味。虽然总是对神对人说要认同当地的百姓,可心底荡漾着阵阵“洋"意,时时激起层层优越感的涟漪。

  我父在暗中察看。 提醒我,管教我,不让我继续活在洋芋的自我欺骗中。

  第一期的乡村英语教师培训班结束,四十位学员来自三个县。他们在我们的培训中心上课、住宿。神安排我管理食堂,负责每天准时为六十五位学员及教师开三餐饭,并且带领本地同工的灵修和关怀工作。

  我们的大厨是两位非常年轻的姊妹,是标准的乡里妹子。于是从早晨七点到晚上七点,“洋芋"与“土豆"绑在了一起。她们带我去市场买菜,教我如何识别老母猪的肉和幼猪的肉,教我切菜、煮菜。原来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虽然她们只有小学文化,但她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刻苦耐劳的品格,叫我自叹不如。

  我只有虚心向她们讨教。她们说什么菜切几分长,几分宽,我不敢有丝毫马虎。切十几斤洋葱,切得我泪流满面,只能戴上墨镜切。她们看见我的“洋"相,笑弯了腰。我们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一起唱歌,充满油烟味和煤气味的厨房也充满着欢乐。笑声,歌声和着浓浓的辣椒味一起飘出去。渐渐地,她们不再称呼我为“老师",而是叫我“末雁"。

  每天早晨开完了早餐,我和当地的同工们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小屋里敬拜。劣质的油漆味让人睁不开眼,真是边流泪边赞美。我教大家唱诗,读神的话,一起分享祷告。我发现他们的祷告姿势与我不同,我坐着,他们是蹲在地上祷告;祷告的声调也不同,我是冷静的,平淡的,他们是迫切的,是从心里冲出来的;祷告的内容也不同,我常常只为培训中心的人或事代祷,而他们却常常想到的是全中国未得救的灵魂。

  我突然意识到:不是我在带领他们,而是他们在带着我。我向他们承认我自以为是的罪,请他们帮助我,并为我祷告。那天早晨,他们每一个迫切地为我代求。

  “土豆"们朴实真诚的言语,让我这个“洋芋"感动不已。当我们再一次手拉手一起祷告的时候,我的眼泪悄悄地滑落下来。

  那两三个星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之一。当我在楼下边切菜,边听着楼上学员们唱英文圣诞歌时,心中充满服事的喜乐;当看着热腾腾的饭、菜、汤端上桌,我手握铁勺,“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心中满有服事的成就感。□

  作者原住上海,后移居美国,现在大陆边远地区参加扶贫工作。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