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易经是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由潜龙而飞龙,就彷佛是小孩在回忆父母如何抚育自己,并探讨父母如何生养自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 |
文/谢选骏 |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分为: |
1、本土文化时期,从先秦到东汉,可称王国时代。 2、传统文化时期,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末,可称帝国时代。 3、近代文化时期,从清末到现今,可称过渡时代。 在这三个历史时代发挥实际影响最大的思想经典,分别是易经、佛经、圣经(注释1)。 本文将探讨,易经如何从捕捉现象入手,达到科学的抽象;佛经如何从揭示本质入手,颠覆感官的真实;圣经则是本体亲自出场,展现创造的启示……
一,易经描述现象世界,堪称极致 古人把易经看作终极的学问,从修齐治平的孔圣到算命堪舆的百姓,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历代学士效法孔丘韦编三绝,皓首穷经着述易经讲义达到三千余种…… 为何易经具有如此地位?原来,易经可算中国科学文明的结晶。举凡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乃至政治学、伦理学、未来学等“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易经无不囊括,可谓百科全书(注释2)。 所谓科学,其学问的重点,无非在于观察、描述和总结现象世界;而哲学,其学问的重点,无非在于揭示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异同;而宗教,其信仰的重点,即在于本质世界。 在“观察、描述和总结现象世界"的功能上,最清楚地体现了易经的科学性质的(当然不同于现代实验科学),当推易经中的“象辞"。顾名思义,象辞就是对现象世界的观察、描述和总结(注释3)。 至于最后造就的易经文字系统,迟至战国末期,打破部落主义意识型态,充满天下主义、宇宙意识。尽管还停在现象世界的描述,但已穷极现象世界的脉动。试看乾卦·彖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二仪四象八卦──皆现象世界的空前表达,气势非凡,说的是阳刚之美,实则刻画了现象世界的主导力量如何运行,达到天人之际(注释4)。 笔者认为,易经达到天人之际,触及了本体世界,但并未深入讨论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关系,更未能反转本体与现象,以达到颠覆现象世界的奇效。结果只是在现象世界擦边打转,殊为可惜。 但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上传第四章)尽管有此局限,易经还是可谓网罗天地精粹,无愧字字珠玑(注释5)。 我第一次读易经,正值1974年“批孔"高潮。发愤研习三月后进入境界,彷佛在万籁俱寂的黑暗谷底,登临文明的巅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坤卦彖辞) 我从此相信,无论怎样斩草除根,中国文明也不会灭亡。
二,佛经揭示现象与本体的关系,堪称极致 司马迁说撰写《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邵雍认为:“学不究天人,不足谓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即“天人之学"。天人关系论,是中国古代思想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基本论题(注释6)。 在中国文明中,首次从现象世界出发,进入并探讨本体世界的奥秘,并反转两个世界、力求在二者之间建立可以认知的逻辑联系者,当推佛经。 人若得照光明世界即本体界,反观自己陷入的障碍世界即感官界,则不免洞悉人生意义的虚幻性质,结果产生了否定感官世界的消极态度。 这样的消极,是由感官的本性(有),被本体的本质(空),所洞彻之后,产生的恍然自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积极的,是悟通了感官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虚无。 我第一次读那部二百多字但影响深远的《般若波罗密心经》(Prajbaparamita),正是在日本流离颠沛。一天晚上信手拾来,展卷开阅,顿觉豁然开朗。惊叹世间竟有如此文字,可以贯通现象与本体,反转两者及其关系,助人颠覆现象世界,进入本体的光明。 “心经"的心,具有中心、核心的意思,也指人的本心、真心。正如佛教学者夏莲居先生总结的:二百多字的《心经》可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等二十五字;再可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可剩一个“照"字。 在笔者看来,所谓“照",就是观照、理解、反转、颠覆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的关系,虽然尚未直接进入本体的神秘。如此,可说《心经》确是大乘佛理的要领。
三,圣经是本体世界的亲自显现 圣经与上述易经、佛经不同,既不像易经那样从现象世界的描述入手,也不像佛经那样从现象世界的颠覆入手。而是由本体亲自登场发言,且用语言创世,道成人身,或曰“本体世界借着现象世界来描述自身"。 圣经《创世记》,开篇处气象宏大:“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注释7) 据考证,这里的“创造",原文为“bara",在《创世记》一共出现三次,意为“切开使之成为某一形状"。与上帝后来具体造物时所用的“制造"(“asah",意指“用已有的原料制造一些东西",或“把作品另作安排"),并不相同。 这样,圣经由本体即造物主上帝亲自现身、直接出场,用其言语来制导全局。本体世界也就是灵界,由上帝亲自现身所展示的圣经,就与前述的易经、佛经不同──即不像易经那样从现象入手, 不像佛经那样从现象与本体的颠覆入手,而是本体亲自登场发言,展示全部现象世界的创造过程。 我初读圣经在二十岁。而通读全本,即从首句“起初,神创造天地",通读到末句“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是在四十五岁。 从此知道圣经必须通读而不可选读,因为圣经是完整的启示:从“起初,神创造天地"的本体出场,到“主耶稣阿、我愿你来"的盼望本体复临。 《创世记》的行文是由本体而下降到现象,即自上而下,自古及今,有如父亲在叙述如何生养抚育小孩;而易经等现象世界的描述,则是由局部而全面,由现象而触及本体,所以点到即止。既然易经是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由潜龙而飞龙,就彷佛是小孩在回忆父母如何抚育自己,并探讨父母如何生养自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这种科学方式,与表面化的生存态度即感官至上,相当一致(注释8)。 佛经则是由现象,即人的眼界和意识界,来窥探本体即法相和“空"的奥秘,是由外及内。不像圣经,是由内及外。 圣经因此具有佛经所无的生命之光,这光形成了积极的爱。不是来自风格与个性, 而是由于本体的直接创造作用。在光的吸引、灵性的作用下,人的活动趋近神,以不断移向灵界来试图逾越自身感官的限制。唯有超越现象,生命才完满,灵魂被神性充溢洗涤,就发出“神看着是好的"(《创世记》语),这样的“本体之音"。 圣经启示具有独一性质:那是由唯一本体的直接现身、登场发言,并由其话语创造全部现象世界的无二过程。因为圣经展示的是由本体世界下降到现象世界的创造──救赎──恩典过程,由此现象世界得以分享了本体的光──“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这是“基督的爱"。现象世界从此分享了本体的意义。□ 注释 1. 过渡时代影响最大的何以是圣经?因为影响这个时代最大的数千种着作包括各种社会政治理论及世界观体系,多少都是环绕圣经而展开的肯定和否定,如进化论等。其共同特徵是以一绝对观念来改造中国,至深至要至痛。从历史主脉络看所谓变法图强、三民主义、马列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都可以理解为进化论的思想分支。 2. 当然,我们不可以现代科学的概念去衡量这部三两千年以前的科学着作,实际上,《易经》更接近的并不是现代实验科学,而是希腊式的思辨科学,如以米利都(Militus)城邦为主的伊奥尼亚(Ionia)思想家们。他们虽对神话和宗教持有批判态度,却大都认为宇宙是从某种单纯的物质演进而来的,泰勒斯(Thales,约前624-前547年)认为万物起源于水,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40年-前480年),把火看做万物的始基,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前460年-前370年)则创说“原子"是宇宙的本质,显然比仅仅把自然现象(水火风土等)视为始基,更接近哲学的抽象。 3. 先看乾坤两卦的总纲之后的第一卦屯卦象辞:“云,雷,屯;君子以经纶。"1,这是观察到自然界和社会界都有一种混沌现象;2,然后描述屯就像是云雷交织不雨一样,尚未分晓;3,最后总结人在混沌状态下应该积极准备,应对不久将出现的变化。那么,什么是云与雷呢?云是指屯的上卦坎,坎的像是水,天上的水就是云;雷是指屯的下卦震,震的象就是雷。六十四卦都是如此组成,构成现象世界的描述系统,再如某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昭明文选·卷第四十一》),可见《周易》原本不是文字,而是图形,即阴阳交错三爻而成的八卦,和后来由八卦相交成六爻而形成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象数体系,用以描述现象世界的荦荦大观。所以《系辞》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下一章)例如,八卦所描述的现象分别是:乾卦的像是天,坤卦的像是地,震卦的像是雷,巽卦的像是风,坎卦的像是水,离卦的像是火,艮卦的像是山,兑卦的像是泽。其中机理的演变,除以象意会外,也需以辞言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上二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上八章)不难发现:此八象其实可以归约为四组:例如,乾的天与巽的风,坤的地与艮的山,震的雷与离的火,坎的水与兑的泽。这样一归约,就发现八象可能起源于四大元素:风、土、水、火。自早期文明开始,世界各地的人都相信,所有有机或无机的物体都由风、土、水、火四大元素,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起来。在已知文字记载中,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希腊、罗马、阿兹特克和其他美洲印第安人都持这种观点。四大元素论作为古老的化学观念,是研究世界构成的学科,其中一个有名的史实就是希腊科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ecles,鼎盛期约西元前440年左右)的史迹。他是医生、物理学家、诗人、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个自称能预见未来的占卜师。他认为世界由风土水火四大元素构成,四元素受两爱恨两种力的作用,因爱而结合,因恨而分离,形成万物的命运,曾经有过一个黄金时代,那时爱取得了完全胜利。恩培多克勒还把四元素论应用于医学,认为健康是因为体内四元素平衡,疾病则源于失衡。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四体液论,指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等体液决定了人的体质和性格。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就是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他观察到一个瓶子或者器皿倒着放进水里水就不会进入瓶子里,因此也解释了呼吸作用。 4. 系辞对于人格化的创造力则如此概括:“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空谷足音,千年绝响,历来打动多少人心。 5. 这些文字被称为“十翼",望文生义有十种之多: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文言、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卦辞解释卦意,象辞解释卦象,爻辞解释各爻;彖辞解释卦辞,各爻之下的小象辞解释爻辞,而文言则专门用来解释乾坤两卦的卦德,相传是孔子所作。例如乾卦的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显然,《文言》的政治思想浓厚,已经离开《易经》抽象描述世界的本意。周易经传合计两万余字。《系辞》提出了“道",但没有展开阐述,老子则在《道德经》中阐明并加以发挥。然而,老子所讲的天道虽与《系辞》一脉相承,但本质上还是圣人之道而不是上帝之道,是对自然启示的回应而不是神的启示,这只要读一下圣经的预言就一目了然了──不论是旧约的《以西结书》、《但以理书》,还是新约的《启示录》,其主角都是神而不是人,所谓先知不过是为至高神代言,故其言论的神性远远高于其人性,其先验性远远高于其经验性。所以作为其逻辑的延伸,易经也就是对于普遍启示的回应,属于无神的自然性预言,其宇宙观属于自然生成论的“科学",而不是圣经的神创论。 6. 历代哲学家无不把“穷天人之际"作为他们思想学说的基本内容与最高目标。无论是商周之际的“以德配天",《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荀子的“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制天命而用之",直至宋明的“性天一理",王夫之的“尽人道合天德",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折射出古代哲学家对天人问题的极大关注。但总的说,传统的天人关系论始终在现象界打转,只是触击到本体论(Ontology)但没有深入本体论,更没有从本体世界反转过来颠覆现象世界。因为天人合一的“天",并非本体,而是现象,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正如古代中国的上帝也并非创造者而只是管理者。所以唐以前历代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大致不出荀子“明天人之分"与董仲舒“天人感应"两路主张。佛、道二教兴盛以后,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命题的讨论,儒学思想却因缺少新意而呈衰微状,天人关系论也颇受冷落。 7. 《创世记》的话语全然不见于中国古籍和思想。《老子道德经》开篇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形之下只是意见(Opinion),而非叙事(Fact)。与圣经相比,中国古代的神首先只是大自然的管理者而不是宇宙的造物主。中国无创世神话,中国的神明只是文明的创造者而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人类被理解为自然生成的,接近进化论。中国古代的“上帝"是“百神"的首领而非创造者。其次,中国古代的神是政治符号,而天则是沈默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育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孟子也说“天不言, 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万章上)这样的天,当然不能以话语来创世或推动实现某项计划。第三,中国古代的“神"在多数情况下 指祖先的亡灵,和“鬼"的含义相近,故常以“鬼神"并称。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也适用于祀神,所以唯天子能祭天。第四,与现代汉语中的“神"字意较近的古字是“帝"(类似玉皇大帝)。但在多数情况下,“帝"又是一个神权政治符号,他的资讯多与王权相关。这样的类似玉皇大帝神是威严的, 但是缺乏爱。《诗经.大雅》中虽有某些篇章被现代解释者列为“人格化上帝"的作品,但由于只有威严而没有爱心,其“人格化"的维度显然不够完整,其人格化的程度显然也肤浅。威严只是管理者的特性,而爱才是创造者的特性。根据同样的道理,中国哲学中如易经、老子的至德,也仅是“生养"、“化育"等自然属性;而非“创造"的超自然属性。 8. 《约翰福音》4:24:“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相比之下,中国古代有“神灵"观念,却没有“神的灵"观念(The Spirit of God)。所以中国不能自发产生“三位一体"的信仰。再看圣经的“光暗"区分因为是出于神的本体,故与易经的“阴阳"是出于自然现象完全不同。结果也是不同:圣经要基督徒做盐做光,且把“光明之子"当作善的表率(路加福音 16:8,约翰福音 12:36) 而《约翰一书》更把“白昼"和“黑夜"当作善恶的隐喻(5:5)。而易经并不把阴阳与善恶联系等同,只把阴阳与动静、潮湿或乾燥等物理性或生理性联系并等同,所以遵循易经的人要在阴阳两界不断游走,不可执一不变。人活着,只问吉凶,不定善恶;只讲利害,不定是非。或曰,是非就是“得时得势得失与否",善恶就是“顺逆":顺乎自然是善,逆乎自然是恶,而自然就是随波逐流。□ 作者来自中国,现住美国纽约市。□ 编者注:本文属宗教比较,欢迎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或牧长们,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