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胜毅 |
在一个星期日下午,我与十三岁的儿子一起去理头发。半小时后,我看到了儿子的新发,心里可真是七上八下。这头发太短了,他肯定不喜欢! 果真一上车,他几乎含着泪水气冲冲地对我说:“我明天不去上学了!同学们会笑我的!" 看到他那个样子,我心里也很为他叫不平。这新发实在不好看!自己在他的年龄时也有过类似经验,当时恨不得几天不见人,或新头发隔夜就长出来。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是为他抱不平,去谴责那位理发师,还是强迫儿子明天去上学,或只是说几句好听安慰的话? 好在我刚刚在教会当了近三年的主日学老师。儿子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正是主日学最近一年的教导核心──自我价值观。在这特别敏感的年龄,青少年的内心常常寻求的问题是:“我是谁"和“我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根本,其实是自我的价值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外表长相,还是所拥有的东西?是父母地位高低、收入多少、房屋大小?是成绩好,还是有特殊技能?是黑头发、还是黄头发?……等等。 这真的不好回答。好在我的信仰,给我提供了答案。 圣经《创世记》告诉我们,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相信了魔鬼撒但的谎言,犯下大错之后,他们失去接纳和爱自己的能力,并开始产生内疚感,因为他们知道没有遵守神的话;他们开始经历羞愧感,因为他们知道做错了事;他们开始经历恐惧感,因为他们害怕神会拒绝他们(《创》3:1-10)。他们失去了伊甸园,失去了享受神所造一切的自由,失去了完全的身心,再也不能完全地接纳和爱自己(《创》1:27-28)。从此,人类一直陷在深层情感的挣扎中──寻找自我的价值。“怎么来平衡他人对自己的喜好,怎样来接受自己",更是年轻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常见的自我价值判断的四大陷阱是: 1. 我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感觉到自己好。 2. 我必须要被一定的人群接纳,才能接受自己。 3. 我若失败了就不值得爱,该被责备和谴责。 4. 我就是我,我改变不了,我没有希望。 其中最容易或多或少陷入的,是“被他人批准"的陷阱。我们很容易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认同程度上,而不是上帝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上。 也就是说,困于“被他人批准"的陷阱里的人,常常对他人呼喊:“请喜欢我、接受我,我才能喜欢和接受自己。"他们很容易屈服于“同伴压力",或是不能给予他人爱或接受他人的爱。又由于极度害怕被拒绝,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觉,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疏离,甚至孤独。 那么,在基督信仰里人的自我价值是什么呢?就是有爱,完全接受自己,因为我们是完完全全地被神所接纳、所爱的(《弗》3:17-19)。 如果能看到这一点,他(她)就能说:我的存在有意义,因为神爱我、接受我。且这意义带给我巨大的自我价值,即便在失败的时候,我亦能肯定自己;因为有意义,即便别人不认同我,我亦对自已感觉良好;因为有意义,我不必用一生去搏取他人的喜欢。 在回家的路上,我轻轻地问儿子:“你还记得这段时间内,我们在主日学所学的吗?"他问道:“是那在录音带上说话的老人?"(我们听过杜布森博士,Dr. James Dobson的录音带。)“是的,还记得上帝是怎么爱你的吗?你的自我价值在哪里呢?" 回家后儿子又照了镜子,他还是气冲冲很不高兴,说:“我要到我房间去。让我独处一会儿。" 此时我只有在心中默默地为他祷告,也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多里,通过在主日学的事奉,教了我许多东西。 过了大概十分钟,儿子从房间出来说:“我猜想发型如何,对我来说并不如此重要。我明天可以去上学。"做父亲的,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呢?□ □ 作者来自大陆,现居住在西雅图,从事牙齿矫正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