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彦 |
一 我在美国探亲期间受洗归主,参加了华州塔可马教会,生活过得满充实。要离美回国了,本来对土生土长的中国大陆是熟悉的,但如何在大陆过教会生活,心里一点谱也没有。 回到了哈尔滨,我分别去几个教堂,最后选择了一个大教堂。 这个教堂好大!一次可容纳三千人。在主日,一天三场,进进出出好热闹。但是,一入教堂,气氛非常肃穆,前后左右的人都在低声祷告。敬拜一结束,大家迅速离开,各奔西东。 半年来,教堂没少去,却一个弟兄姐妹都不认识,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相认、交往。 开始,还觉得没有什么,但时间一长,就感到不是滋味了。因为在教堂,弟兄姐妹满目皆是,但一出教堂,谁是谁啊?跟谁交通啊? 虽然我平时学习圣经顶努力,还不时写学习心得,知识是增长不少,但缺乏生命活力。太太也是基督徒,平时我们之间也有所沟通,但解决不了心中的渴求和空虚。我开始迷茫了,停步了。我需要有一个家啊!神的家在哪里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情不自禁地回忆和留恋在美国的教会生活。我在2003年5月21日(回国十三个月),以游子的心情向塔可马教会写了一封信。我写道: “在离开美国的时候,`我与教会'这个问题并未引起我的重视,以为回国后找个教堂去活动就行了。回国后,我们选中了一个教堂,经常去参加他们的敬拜活动。但这种活动的感受与在美国的感受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塔可马,有一种`家'的感觉,有爱、有温暖、有喜乐。但现在,这些感觉都没有了、找不到了……在这里,没有一种家庭成员的感受和念头,也没有把它当作`家'来看待。我好像是个过路的、寄居的…… “生命无所依托,心里总是不踏实,空落落的,像无根的浮萍,像失控的风筝。我们才真正感觉到,我们是脱离了羊群、在外面流荡着的散羊啊!真正备尝到了流离的伤感和失落的痛苦与不安。" 二 于是,我与塔可马教会有了进一步的联系,他们也经常来信,寄来主日敬拜活动程式表等。尽管如此,远隔重洋又如何能直接交通呢? 正在这个时候,我儿子给我寄来了华理克牧师的着作《标竿人生》。其中对团契的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指出: “神在你的生命中也使用他人来使你成长,所以,你需要跟他人接触,你需要团契。你永远不会成为单兵基督徒。 “你不可能在一大群中有团契,你只能在一小群中有团契。 “灵命倒退的第一个徵兆就是不常参加聚会,不与其他信徒联系。当我们不再关心团契生活时,其他一切也就同样走下坡路。" ……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所渴求的神的家,乃是一种小群体的团契。正因为自己没有在某个团契中生活,才产生了无家可归、到处流浪、像无根的浮萍、像失落的散羊等,那种心灵空虚的感觉。我彷佛听到心中有声音问我:你周围有没有团契呢?你为什么不去找寻呢?如果没有,你为什么不能去建立呢? 三 无意中知道有个吴姐妹,七十八岁了,我们拜访了她。从她那里知道一些情况。她知道有五、六个姐妹,还有几个慕道友。过去曾经聚会过一次,但由于某种原因就中断了。她赞成建立团契,这显然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有一天我在路上碰到一位不太熟的人,她一见面就问我是基督徒吗?我很惊奇,问她怎么知道的。原来她老夫妇俩去美国探亲时,听她女婿说的(她女婿原是我的博士生,现在美国某大学任教,我曾告诉过他在美国受洗的情况)。 她又告诉我,她老夫妇俩也在美国已经受洗归主了。我好高兴,就把建立团契的想法告诉她。她很支援。 我太太当然支援,同意团契就在我家活动。 似乎一切进展都很顺利,但不尽然!有一对老夫妇,经常到我家串门,他们也是在美国探亲时受的洗。我告诉他们,团契很快就要建立,希望他们参加。但他们却立即表示,目前暂不想参加,因为他俩是老党员,思想有顾虑,不愿公开身份。他们反过来建议,就我们两家开展活动吧。 我也不好拒绝。但试了两次,就觉得效果不好。可能是人太少,或彼此之间太熟悉,也可能是他们的顾虑太多,热情不够。这两次的团契生活显得很松散,没有活力。非但如此,反而还觉得很累、很被动。 面对这种种情况,我思想烦躁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顾了这小头,那大头就不管了吗?既然这一头开展不太好,是不是那一头应当先组建起来呢? 我开始向神祷告,望神帮助我决策。我祷告后心里一热,立即拿起电话筒联系弟兄姐妹。奇怪的是,我拨打了三家的电话号码,一家也没联系上。我知道这是神不让我这么无条理地去做,神要我再研究落实。 于是到了晚上,我再次到吴姐妹家,专门为建立团契事作进一步的探讨,都同意要雷厉风行马上去办。于是落实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和联系方式。 我立时觉得心里有一股力量,啊!团契活动是真的要开始了! 四 2003年11月15日团契成立,有十人。彼此均不认识或不熟悉。但一进门,大家互相问安,感谢主的恩典,充分展现了彼此相爱的浓厚气氛。我太太领着大家唱圣诗,我打扬琴奏乐,大家情绪高涨。大家座谈了组建团契的原由、必要性以及今后的活动等。 第二次聚会开始学习圣经,从《马太福音》查起。要查经,就要讲经、解经。这个担子自然地落在我身上了。我当然有自知之明,我一无经验,二无能力,三无知识,四无材料,五无……但我不管这些了。为了主、为了弟兄姐妹,我只能凭我这颗爱心,并把我的担心、忧虑统统交在神的手里。 为解读《马太福音》第一章,我足足化了三四天的时间,并写了一个初稿,列印出来,分发给大家。 我还要领着大家祷告,这又是对我的一次考验和操练。因为我没经过这种场面又不善于做祷告,所以在我做第一次带领大家祷告时,语声低,心发热还发慌,花了好大的力气。 不管怎么样,团契正式开展了,一切都正常顺利。我深切知道,团契的建立和活动,完全是神在带领着我们啊! 一个月后,我觉得作为一个基督徒,其首要使命就是广传福音。我了解到有一些弟兄姐妹对“福音"并不十分清楚,正好,我以前写过一份“基督的福音"材料,我就把它发给了大家,希望大家自学。我不敢采取“讲"的方式,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是太“嫩"了点。 不久,一些弟兄姐妹鼓励我,说我写的这份材料很好。有一个姐妹还复印了若干份,在另外一个团契上分发学习。有些姐妹说,你每章经文的讲解就是在传道啊! 是她们的鼓励,是圣灵,壮大了我的胆,两个月后,我根据团契的实际情况,作了一次“过一种爱的团契生活"的讲道。 后来在查经过程中,又发觉主耶稣一再强调不要宣扬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要宣扬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我又作了一次“耶稣基督地位确定的时机问题"的讲道。 我只是一个初信徒、平信徒,我知道,这绝不是生活或我个人的能力,把我推向传道人的位置,这是神在使用着我啊!他使用我的心、使用我的口、使用我的手啊!感谢神。有神的同在,有圣灵的指导,我有何惧哉? 三个月来,团契稳固了、稳定了。在册的达二十一人,每次总有十四五人参加。团契的发展,完全是靠神的爱和神赐给我们的新生命。是神的爱和神的生命,把我们紧紧地联系起来、聚集起来、合一起来了。 至于我自己,神不但激发了我的热情和智慧,而且我觉得无论在灵命上还是在知识上,我也都有很大的长进。 通过建立团契的过程,我深切体会到神的动工和美意。为什么让我从美国回来后一直生活在教会和团契之外?就是要我经历孤独、飘荡、失落,从而产生要有个家的强烈愿望,以及建立团契的迫切心情和决心;如果太太不是基督徒,也不会那么支援我,把会客室作为活动的场所;如果去年没把老房子改造和装修,也不会有如此宽敞明亮的场所;如果太太没有一定的乐理知识、我又没有适当的伴奏乐器,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唱赞美诗的环境和气氛; 如果我没有写出《寻找必寻见》这本书,以及在回国后这一年半中,没有写出二十三个专题资料,我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如果我不会打电脑,也就无法在每次聚会上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如果没有在无意中知道吴姐妹,也就不会这么快地筹建起来…… 这三个月来,尽管忙,但忙得愉快;尽管有许多困难,但能在难中取乐、难中取胜。我活得好自在、好轻松、好快乐啊!我真正找到了神的家,找到了自己在这家中的位置,找到了我在基督身体中所充当的那个肢体,明白了我在这个肢体中如何与其他肢体配合和协调。过去那种孤独、飘荡、流浪、失群的感觉一扫而空、一去不复返了!□ □ 作者现居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现已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