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运动及其影响

  
            文/严 行  
  引言:清教徒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教会革新运动,是一场热烈的、回归圣经的运动。

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中,清教徒运动是一笔重要的历史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与继承。清教徒运动虽然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但这一运动所形成的文化精神,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影响至深,并使我们今天仍然受益。现在,当人类已经被时代趋势推向后现代阶段,社会的形态、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时候,追溯清教徒当年的清正与热忱,也许恰是我们今天诸多问题的一副解毒剂。

清教徒运动始末

正如错综复杂的历史,起初似乎杂乱无章,而过后回溯却发现,一切迹象都朝着历史的走向发展一样,清教徒运动,也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酝酿与形成的一股时代潮流。

如果说印刷术的通行,英语圣经的出版,为清教徒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为清教徒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亨利八世因私人离婚要求被拒而与罗马教廷决裂、开启了英国宗教改革,则为清教徒运动揭开序幕。

在十六世纪出现宗教改革以前,罗马天主教会严格控制着对圣经的诠释权。古老的拉丁文是教堂做礼拜与诵读圣经的唯一语言,民众只能仰仗主教和教士的鼻息过宗教生活。1524年,丁道尔把新约圣经翻译成英文,打破了天主教会对圣经的垄断。丁道尔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位清教徒(Puritan)。

当普通人可以阅读新约圣经之后,人们对照圣经的话语,发现了教宗和主教的布道,同耶稣基督原来的圣训大不相同,且教宗的权威与宗教仪式的繁复,没有圣经根据。于是,一批教徒起来倡导教会改革,要求净化(Purify)教会。他们对教会抱有一种清肃之志愿,故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s)。

英王亨利八世之后,玛丽女王当权。她极力推动英国回归天主教,并大肆杀戮宗教改革者,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玛丽"之名。大批宗教改革领袖逃亡至欧洲大陆,因而有机会与加尔文及其他欧洲之宗教改革领袖接触。

伊莉莎白女王登基后,这些具有加尔文思想的流亡者重返英国,开始了清教徒的运动。他们主张合乎圣经的敬拜,力求教会的纯洁,重视敬虔生活,反对没有圣经依据的宗教仪式。

在教会的机构组成上,他们持加尔文的观点,“教会乃由一切上帝所拣选的人所组成"。所有属灵的职份都是平等的。

伊莉莎白女王提出了教会统一条例,即英国只能有一个教会 圣公会,清教徒亦只能在此教会内活动。这招致抱有宗教改革愿望的清教徒不满。而伊莉莎白所规定的圣礼仪式及教士袍服等事项,也引起了清教徒的激烈反对。1563年,清教徒力图藉英国教会的立法机关,来通过改革计划。但在二百多人投票决定中,清教徒以一票之差失败了。

这期间,清教徒之中也产生了分裂,一部分主张留在圣公会内,以渐进的方式推行改革;另一部分则持激进态度,要求立即建立一个合乎圣经真理的教会,这些人被称为分离派。其后由此产生了新教的一些宗派,如浸信会、长老会、公理会等。

伊莉莎白以高压手段,禁止脱离圣公会的清教徒进行活动。1593年,国会通过法令,信徒不得私自聚集,一经查出,立即驱除出境。大批清教徒再度流亡欧洲大陆。他们在宗教环境较为宽松的荷兰立足,并且发展迅速。

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清教徒向他呈上诉求,希望改革教会。但翌年召开的圣公会与清教徒会议,除了准许新译圣经外,其它改革条款全部拒绝。清教徒的政治生涯不断受挫,任何抗议都被否决,被英国历任的君王迫害约一个世纪之久。

清教徒在长期的压制下,看到改革无望,另谋出路。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船驶向美洲,前往新大陆寻找宗教生活的自由。十七世纪后,英国的清教徒运动渐趋衰微。

清教徒精神及历史意义

清教徒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教会革新运动,是一场热烈的、回归圣经的运动。推动这一运动的清教徒,是一批清心爱主的人。

清教徒是对信徒的一种统称,而不是一种派别,体现的是一种共同的态度,共同价值观。

清教徒这个名称,在1567年首次出现,原是个绰号,形容过分谨慎、无可指摘不作任何妥协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称谓也算恰如其分。因为清教徒渴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经的教导。

一,在教会组织上,清教徒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职人员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二,在敬拜方式上,清教徒渴望一个简朴、符合圣经的敬拜,以圣经代替己意来规范敬拜。

三,在教义上,清教徒将焦点放在人的重生和悔改上。重生带来悔改,悔改使人远离罪。这是圣灵恩典的作为,因信靠十字架称义的应许称基督为主。没有这个过程,诚实的委身是不可能的。

四,在读经解经上,清教徒采纳了马丁·路德的解经法,以基督为圣经的中心,认为圣经到处都是宣讲基督。他们接受圣经字面的意思,以经解经,来认识圣经的一致性。他们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读经,根据圣经的教导查验教义的正误。

同时,他们注重读经与实践相一致,因而清教徒具有很高的道德性。他们忠于神的话语,过与圣经教导相称的生活。可以说,清教徒运动也是一个读经的运动。

五,在敬虔态度上,清教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非常注重察验个人的良知,强调培育属天的心志,谨守敬虔之心。

很多清教徒用日记的方法在神面前记账,认真地在神面前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清教徒努力活出持守律法,自我省察,有谦卑的信心和盼望、忍耐、悔罪、 祷告的个人生活。

六,在讲道上,清教徒非常注重讲道,深信圣灵的工作与权威,强调原文圣经是圣灵所默示的,这一位圣灵亦向我们启示,教导人藉着圣灵的光照读圣经。

方法上,最典型的是在讲道与写作中将内容系统化,通常每个题目有四大点,每大点有分题,分题下有小题,小题可能还会再分下去,好像一棵树有无数的分枝。清教徒留下了大量的着述,许多是神学上最纯正的灵修书籍。例如汤姆·华森的《系统神学》,几乎每一页都充满了宝贵的属灵真理,每一个段落都带领我们与圣经里的神面对面,可以说确是一部把信仰教义植入人心的杰作。

英国本土有组织的清教徒运动,在十七世纪消失。然而清教徒的着作却长期地影响后代,并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伟大的基督教学者与传道人。他们承先启后,传讲同一真理。如十八世纪美国的爱德华滋,十九世纪中期的莱尔主教,以及近代英国的司布真和锺马田。

清教徒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清教徒运动虽然已经远去,但由清教徒精神所凝成的现代文化,其许多重要方面,仍是当今社会的基础。尤其是美国的共和政体制度,美国文化精神,都深受清教徒运动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清教徒,美国今天不会是这样的社会面貌。罗斯福总统在纪念五月花号清教徒的演说上说:“三百年前到达此地的五月花清教徒,改变了这一块土地的命运,也因而改变了这一个世界的命运。"

清教徒在旅途中所定的《五月花号公约》,奠定了美国宪政的基石。他们为了神之荣耀而立约,决心以推广信仰为名,用更美善之秩序,筹建公民政体。

建立宾夕法尼亚州的清教徒维廉·宾爵士(他自英王查理二世手中得到宾州的土地权),作过如下论述:“全能神的荣耀和人类的美善,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和目的。因此政府是神所设定令人尊敬的组织……基于此,引入最佳保护基督徒和公民自由的律法,以防止所有放纵的和不公义的作为,使得神有神的权利,政府有政府的权利,人民有人民的权利。"

美国宪法中的各项基本原则,都体现了清教徒对圣经的理解。例如关于人权与自由,均源于神。人权之不容剥夺,乃因人的权来自神。自由的基础亦在于神,《加拉太书》5:1说:“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可见,基督的救赎,是人们寻求自由的策动力。

美国初期的迅速发展,直接得益于清教徒的信仰情操。社会学家韦伯的名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充分展示了清教徒严谨而高尚的情操,如何转化并体现为一个国家立国的传统和遗产。美国早期领袖的人格特质,都能见证清教徒新移民专诚、感恩、严格律己、敬天爱人。

清教徒工作伦理观是以孜孜不倦的热忱和信仰,用荣耀神的态度来完成每一件差事。“职业(Vocation)"这一概念,即发端于清教徒精神,Vocation含有宗教意义“召唤、神召"。在清教徒看来,职业亦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也是职业一词的最初定义,因此每个人要努力尽个人的本分。

在经商营利活动中,清教徒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人有义务使财富增值。他们要求取之有道,聚集财富一定要符合公义原则,要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

他们以奉献精神向社区回馈,创办了哈佛等长春藤名校,以及无数私立学校、医院、养老院、救济院。今天的美国基金会林立,到处可以招募到义工、志工,这些都是以此种奉献精神为基础的。

美国的政坛人物,较少感染腐败,这除了严格的法律与新闻自由的监督外,“服务的领导性"也是源于先贤的传统。基金会精神与志工精神,更是值得普世效仿的公民社会的典范。

清教徒深信勤俭致富乃上帝嘉许的美德,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金钱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因此,在美国初期,不是聚敛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

清教徒充满热忱,具有排除万难争取成功的非凡勇气和信心,他们敢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

英国着名的清教徒布置道家约翰·卫斯理,精辟概括了清教徒的生活态度为:“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从美国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神大大地赐福给清教徒及他们的世代。

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功利型个人主义泛滥,传统日渐衰微,教会及信徒极需清教徒精神来匡正。清教徒所留下的大量着作,是现今黑暗混乱中的明灯。向清教徒回归--清心爱主,高举圣经,严谨生活,火热事奉,不计代价──这已成为今日所迫切之事。□

作者来自中国,长期从事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工作,目前在多伦多华人福音堂事奉。□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