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嬌
網際網路既已成為孩童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當孩童衝浪于是非善惡混雜的網路世界時,父母必須提防兒女被捲入網際網路的黑洞。 安全上網守則 在這個網路當道的世代,身為家長當如何教導孩子運用網路,將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學問! 雖然大部份的網路資訊有助于擴展兒童及青少年的視野,但是,亦有很多成人網站或不正當的網站資訊暴露在他們的眼前。更糟的是,許多有心人士利用網路接觸孩童,進行危險或不法的勾當。 要讓孩童享受快樂而正面的上網,父母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安全上網守則”。 首先,把電腦放在家人一起活動、“眾目睽睽”的地方,而不是放在未成年兒女的房間裡。 與兒女討論後,訂下合理清楚的上網規定,幫助他們了解:哪類網站適合瀏覽?哪類不適合瀏覽?每天上網最多幾小時?什麼時候可以上網?將此約定貼在電腦旁邊。 主動向孩童推薦值得瀏覽的網站;和孩童一起上網玩遊戲;經由網路資訊搜尋,和孩童一起做家庭作業或解決課業問題。發揮上網的積極功能,把上網探索變成家庭活動。 主動幫助兒女選擇優良網站;尋找適當的網路過濾、分級軟体,及能提供孩童安全上網的資訊服務公司。 不讓您家中未成年兒女在未陪伴之下上網查詢資料;告訴他們,若上網看到任何低俗的文字、噁心的畫面,或令人不舒服的內容時,應該告訴父母。 留心孩童玩的電腦遊戲,是否包含了暴力或色情的內容。 留心異常現象,例如電話帳單或信用卡帳單是否有異常支出,小孩是否深夜上網而耽溺其中? 經常與家中未成年兒女討論上網情況;認識他們的網友。 經常檢視“歷程”檔案(位于瀏覽器上),列出家中未成年兒女所造訪過的網站與頻率。 了解兒女在學校上網的情形,以及學校在這方面的保護措施。 確定聊天室沒有偏激的言論,而且是由有聲譽的公司或組織所管理。 告訴孩子:未經父母同意,絕不與網友見面或通電話;若父母同意見面,應該約在公開場所,並有成人陪同。 不要回覆任何粗俗、語帶威脅、或猥褻的電子郵件;網上交談如果出現這類內容,也應立刻終止談話。 明確告訴兒女: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一樣,有好人也有壞人;網路提供的資訊,也有好有壞;而且由于在網路上看不到對方,任何人都很容易掩飾真實的身分。因此,除非父母許可,不要在網路上洩漏自己或家人的資料,包括姓名、年齡、地址、電話號碼、就讀學校、照片、信用卡號碼等。 不要告訴別人你的密碼,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例外。 假如網路上有人告訴你中獎了、或請你參加活動時,不要輕信,不要隨意傳送個人資料出去。 不在不安全的網站進行交易,而且在訂購物品前須讓家長知道,並取得同意。 發現犯罪行為(例如網站上出現兒童色情圖片),立即向警察局報案。 目前也有專門針對兒童設計的搜尋及入口網站,英文網站有:Yahooligans、Lycos Kids、Study Web、KidsClick!、Disney Dig Internet Guide、WebCrawler Kids and Family Channel等,中文則有“網路小博士”。善用這些搜尋網站,可以減少兒童在網路上摸索的時間。 美國J. Magid律師所發行的“Child Safety on the Information”小冊子,登錄在SafeKids.com網站上(網址http://www.safekids.com/kidsrules.htm),可作為參考。 網路親子秘方 一名住在矽谷,家裡有三個女兒的母親說:“禁止孩童上網根本行不通,結果反而使網路淪為誘人的禁果。” 網路的厲害之處在于它不是將你帶到全世界,而是將全世界──不分善惡、不計是非、不論美醜──全一古腦兒地塞進我們的社區、學校與家庭。一般人都不想讓新納粹主義、色情圖文、以及光怪陸離、牛鬼蛇神的東西進入自己的城堡,偏偏這些東西隨時都會竄至。 值得慶幸的是,至少我們知道敵人潛藏何處。 由于各國法令對色情的定義不同,歐美及日本等許多國家均透過網路分級制度,做為網站內容管理之依據。美國依據兒童保護法,要求公立學校與圖書館必須安裝網路分級軟体;而緊追在後的台灣,則希望在電視電影分級之後,推廣網路分級制。 不過,還是防不勝防。有些孩童們聚集在父母與老師接觸不到的媒介裡,聊著有關父母或是毒品、性等事物。身處這樣一個孩童可能比家長知道得更多的環境裡,許多父母感到憂慮。 不過,也可以往好處想想,畢竟,比起真實生活,網路可以使孩童更安全地得到社會經驗。 茲將吾家網路親子秘方公諸讀者: 將孩子得意的繪畫作品掃描入電腦存檔,自設為首頁(front page)背景,並與親友分享。 在孩童認為有趣或特別喜歡的畫面,例如他(她)最愛的圖片或卡通圖案上,寫幾句話給他(她)。 多利用網路聯絡。經濟允許的話,不妨裝可視系統,利用麥克風和螢幕,可聽到和看見對方。 一起玩網路遊戲。有些遊戲軟体可以雙打,利用網路連線,即使與孩童身處異地,也可以一起下棋、玩遊戲。 以電子郵件(以下簡稱電郵)簡單三兩句與孩子聯繫,電郵內容可加上您目前所在的位置──在公車上、辦公室、等開會或在咖啡店,讓孩童更有親切的臨場感。 選一張令人回味無窮的歷史相片,以電子郵件傳送孩子,順便解釋相片的歷史由來。 如果技術上沒問題,可以利用網路資源,製做獨具風格的家庭網頁(homepage),將全家福照片掃描入電腦存檔。孩子可以輕鬆點,放上自家網頁欣賞全家人與親朋好友的照片。 鼓勵孩子想些小點子,以鍵盤輸入法將俏皮話加註于網頁照片上,最後添加動聽悅耳的音樂,以電腦幻燈片(slide show),或連接電視螢幕的方式,與來訪的賓客分享家庭溫暖。 還可利用“網上傳情”網站,例如中文網站:HK.Greetings.Yahoo.com,TW.Greetings.Yahoo.com,Chinese.Greetings.Yahoo.com,以及英文網站:Hallmark.com,Cards.crossdaily.com,Americangreetings.com,E-cards.com等,向您的心肝寶貝傳達您對他(她)的欣賞與關愛。很快地,您必會收到小可愛網上回傳的電子卡片了。 許多專家都指出,談到網路安全時,所有的控制軟件與監控行動,都比不上親密的親子關係來得有效。 反黃反暴褓姆 網際網路既已成為孩童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當孩童衝浪于是非善惡混雜的網路世界時,父母必須提防兒女被捲入網際網路的黑洞。 孩童上網時,父母在旁的陪伴相當重要。但當父母無暇分身時,網路過濾軟体,則是保護“數位孩童”(digital kids)的最後防線。 基于使用者自行管制網路資訊(user control)的思想,電腦業者紛紛積極研發“電子守門人”(digital door-keeper)軟硬体設施。“衝浪救生員”(Surf Watch)、“網路褓姆”(Net Nanny)以及“虛擬臨時看護”(Cyber Sitter)等,就是其中幾種。 “衝浪救生員”是採取集中式的管制措施。該公司聘有專員,每天在網路上搜尋青少年不宜的網站,然後整理出一份“黑名單”。使用者在上線之後,“衝浪管理員”先將電腦連接總公司首頁,一旦使用者所要連線的網站正在“黑名單”,電腦會拒絕執行命令。 “美國上線”(America Online)的免費之“反黃機制”(anti- smut),可對成人區域進行鎖碼控制和“關鍵字阻絕”服務。父母自行設定與“暴力”或“性”有關字,進行“防暴、防黃”之管制,禁止孩童進入與色情、暴力、或種族仇恨相關的網站。 “網路褓姆”以及“虛擬臨時看護”,則比較強調其在“監看”上的功能。 “電腦服務”(Compuserve)與“神童”(Prodigy)兩家公司的網上過濾軟体也相當風行,這些軟体能讓父母監看孩童“閒逛”過哪些網站。 美國“家長守護網頁”(Parents Protection Page),提供優良網頁導引,並簡單地教家長,如何過濾掉不適合孩童接觸的資訊,並可幫助家長察看兒女瀏覽過的網站和造訪過的聊天室。 網路過濾軟体僅能治標,不能治本。專家指出,網址可在一夜之間轉換,原本被設定禁止進入的網站在轉換網址後,孩童仍有可能連接上。 有位母親買了Net Nanny 軟体,準備灌進十二歲兒子的電腦,可是這位Y世代堅定地拒絕,理由是:“這是我的電腦!”因此,父母需灌輸孩童正確的上網概念,告知過濾軟体是一種“保護孩童”的工具。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林後》9:6)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身為“管家”的父母,當“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19:16) 趁著孩子今日還與您住在同一屋簷下,殷勤努力吧!□ 作者現居美國弗吉尼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