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知心有誰

  時間:2004年7月 地點:奧蘭多華人福音教會
            王立竺整理 
  他一開始就把界線畫清,告訴我:“你帶著太太來出差時,我們家隨時歡迎你們。你若一個人來,只要我在家,也隨時歡迎。但如果是我不在家時,你就不受歡迎。”

一、父母子女、夫妻親情間,是否能發展成知心的朋友關係?

李弟兄:我們是處在中間位置,小時要建立與父母的關係,現在又要建立與子女的關係,兩方面都經歷到了,自然感受也多。

父母子女能發展為朋友嗎?答案是肯定的。最理想的模式,是孩子與父母有雙向交流。孩子犯錯了、取得好成績了、遇到得意或失意的事,都可以告訴父母,從父母那兒得到幫助。而父母遇到順利、不順利的事,也可以告訴孩子。

這種交流,對孩子成長很重要。孩子小時可用權威來管理他,但到青少年、青年以後,父母的先天性權威會遞減,若有私交友誼,影響力就可持續。但是要如何建立這種友誼,是很有藝術性、技巧性的,有許多學問。

聖經提供了很多參考,來處理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如《以弗所書》、《歌羅西書》。這些原則,需要我們有更多的修養、愛來實踐。我正在學習中。以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我並未與父母建立朋友關係,而目前正試圖與孩子建立朋友關係,不過很難。處于以上對下的地位,有時想擺出朋友的姿態,但擺不了太久。

我的孩子是男孩,不太愛說話。他放學回家後,我找出一些問題想和他交流,例如問他當天在學校遇到的事。十個問題,他兩句話就答完了。可見要在生活中應用聖經的原則,還需多多練習。

李洪:中國人的三綱五常,把父母子女之間劃得界限分明。要突破這個界限,需要新的理論依據。

費弟兄:對,信仰就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理論依據。從這個角度說,信主的家庭,父母子女之間,比較容易建立朋友關係。

因為傳統的父母,都喜歡以權威來管孩子,希望孩子按著父母的計劃走。可若想和孩子作朋友,就要在某些時候,放下自己的權威,彼此尊重。但放下權威,是十分困難的。

聖經讓我們知道,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可以用權威,但這權威不是從自身而來,而是從神來的,父母只是使用它,為神管理孩子。這樣,就沒有放不下的了。

同時,孩子也會明白,父母的權威是從聖經而來。

王姊妹:夫妻之間能否發展友誼呢?

鍾姊妹: 我大姨是八十幾歲的老太太。我結婚的時候,她告訴我說:“你們現在年輕,關係再好,都只是朋友。到我們這年齡,才能算是夫妻。”

不知道到底是夫妻關係近,還是朋友更近?

羅姊妹:曾有人告訴我,他有個朋友,把所有的不滿、抱怨都和他講。讓他非常不高興,覺得自己簡直就像個垃圾桶。不過我覺得,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就不會計較這些。

夫妻也一樣,如果夫妻之間能有真正的朋友關係,彼此就不會有太多的界線和顧忌。有時,妻子不把怨言講給丈夫聽,丈夫也不把不滿告訴妻子,是因為每個人都已經有很多的壓力。

這樣會影響夫妻間的交流。如果夫妻之間真能做到互相体諒、容忍,不在乎對方倒一堆垃圾給你,夫妻之間就融為一体,成為真正的好朋友了。

二、異性之間能有真的友誼存在嗎?在發展真實的友誼時,如何避免配偶的醋意?如何避免誤會及錯誤關係的產生。

林弟兄:這個問題是不是在提醒我們,如果異性之間交往太深,就可能產生兩個結果,一個是引起配偶的醋意,一個是發展出錯誤的關係。

我覺得要讓配偶不吃醋,非常不可能。例如丈夫和另一個女士有很多共同話題,作太太的不吃醋幾乎是不可能的。若要避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所有活動,夫妻都一起參加。

總之,要很小心避免錯誤。舉兩個例子:我有一個交情很好的朋友,從中學時就認識,後來都來美國。有機會出差時,我總是會去看望他們夫妻。

他一開始就把界線劃清,告訴我:“你帶著太太來出差時,我們家隨時歡迎你們。你若一個人來,只要我在家,也隨時歡迎。但如果我不在家時,你就不受歡迎。”這話剛聽時很傷感情,但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另一個例子,有一次公司加班,女祕書幫了一個同事很多的忙。這個人為了表示謝意,要我請女秘書吃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單身,女秘書也是單身,怕引起誤會,我是結了婚的,請吃飯就不會有誤會。

我告訴他,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我請客會引起更大的誤會。應該是他請客,我當陪客才對。要避免犯錯,一定要很小心,很多錯誤,開始都是很單純的。

何小姐:我覺得男女之間是可以發展正常友誼的,關鍵在如何處理得當。我是學工程的,同事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男性。我愛交朋友,和女朋友也很聊得來。但有些想法見解是男性才有的,所以我也喜歡和男性交朋友。

在尺度上如何把握?有兩點:第一、約會時,要把對方的太太一起約出來,絕不單獨和男性朋友外出。第二、配偶之間要彼此信任。

羅姊妹:異性之間的誘惑,是人最脆弱的一點。你還沒有越界,不表示你有能力勝過,可能是你還沒遇上真正的誘惑。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避開。

蘇弟兄:異性之間是存在真實友誼的。但當人的年齡不夠大的時候,若又沒有結婚,往往會搞不清楚愛情和友誼。聖經裡,亞當說夏娃是他的骨中骨、肉中肉,愛情必須親密到這種程度,對方是你生命中的一部份。友誼就不同,你認為不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放下。

陳傳道:在理想的情況中,異性的友誼是絕對可能的。但在墮落的人性中,維持友誼的界線,事實上是很困難而且危險的。雙方必須保持極大的戒心。如果發現自己很想和某一個異性打電話,就要開始注意。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夫妻之間要留點空間。我非常懷疑這種講法。夫妻之間應該沒有空間,不讓其他人和關係有發展而介入的可能。

蘇弟兄:已婚的人,對友誼的關係必須有清楚的界限,有些話不能說,有些事不能做。只要在界限內,友誼是可以存在的,這也要靠雙方共同努力。對基督徒而言,把主的話牢記在心裡,就比較容易持守。

林姊妹:魯益斯認為戀人是互相對視的,而友人是共同欣賞他們自身之外的事物。當然這兩種關係可能有一些重疊的部份,但之間的分別要很清楚。

三、從普通朋友進展到知心朋友的條件

汪弟兄:是相互了解,共同經歷。還有相互的依靠,互相的欣賞。

陳傳道:是某種程度的交心,例如分享心中的秘密、不同的想法。這些,一般是不會輕易和別人講的。

吳弟兄:如果涉及交心的部份,異性之間的友誼關係,是否就很危險?

程姊妹:那也不一定。如果有個異性朋友很會分析事物,遇事情或困難,也可以去問他。但若將家裡事、和丈夫的矛盾都告訴對方,這種情況就比較危險。

汪弟兄:維持友誼之間的距離很重要。就算是和知心的朋友,也不是什麼事都和對方談的。距離太近,有時會產生傷害。

陳傳道:對我來說,有共同的信仰,有愛和接納,是成為知心朋友很重要的條件。

程姊妹:我認為成為知心朋友需要的第一條件,是有機會接觸;第二是相互有吸引之處,如人品、性格、經歷等;第三是交往過程中的寬容和忍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彼此相愛,要幫助、指正對方,使對方在學習、事業、家庭各方面,有更正面的狀態。

王姊妹:是不是男人之間才有兩肋插刀的朋友?

程姊妹:女性的感情比較細緻,需要彼此傾訴或依賴。相對來說,男性比較獨立,就算有什麼事,也不會和別人說。

蘇弟兄:對啦,女生喜歡打電話傾訴,我們男人打電話,絕對不會問對方吃什麼。

四、你是否同意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持久的友誼有何要素?聖經中有何教導呢?

秦弟兄:我在中國時是大夫,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一堆人請大魚大肉好酒。這種交往,就讓我意識到,今天請我吃飯的人,並不一定是我的朋友。這就是小人之交甜如蜜。但這種甜蜜,只是表面上的,君子之交才是真正的甜蜜。

至于持久,要素有三:

第一、作諫友。當朋友有錯誤時,要毫不客氣地指出來。這一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尤其現在,明哲保身的人越來越多。基督徒之間應該要發展諫友的感情,因為這才是對對方真正的幫助。

第二、聽傾訴。當對方來訴苦的時候,要能傾聽。如果你不能聽,不能和對方有同感,距離就越來越遠,以致于分道揚鑣。所以,傾聽是很重要的。

第三、要捨己。朋友需要關懷時,你要放棄自己的立場,進入他的經歷。

但這是很難做到的,這就要回到聖經上,聖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約伯。約伯的三個朋友,對他提出很尖銳的問題,合于諫友的條件。但在方法上有失偏頗。

朋友之一以利法,教訓約伯,受苦是公義的懲罰;另一個朋友比勒大,就認為約伯受苦是罪惡的報應;而瑣法的論調也差不多是這樣,都非常尖銳。

但是約伯和這三個朋友的關係,並不因此就中斷,反而越來越美。所以真正在信仰內的朋友,情誼是可以經得起考驗,並且勝過天然人性的敗壞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幾個朋友在指正約伯時,方式要改變,使人能接受。約伯的故事對我們很有啟發。

李洪:我認為交友持久的要素是,第一,志同道合,才能真正發展為誠實友好的朋友;第二,沒有條件目的。帶有條件、目的的交往,不是真正的好朋友。

我以前酒肉朋友很多,慢慢志不同、道不合後,話題就越來越不投機了。沒有話題也很難共處,所以最終就疏遠了。

五、在哪裡可以找到最知心的朋友?

林姊妹:我想“哪裡”不是指哪個具体的地方,而是某種環境。例如共患難或共富貴的環境中。

蘇弟兄:共富貴比共患難更不容易。有人共患難而創業,事業成功就彼此不合,不能共富貴。

王姊妹:學生的時候,交很多朋友,工作以後,交朋友的機會就少了。

陳傳道:年輕的時候,比較容易放開自己的心。

蘇弟兄:學生時代容易交朋友,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學生的時候都窮。人一富,交朋友的時候,就很難區別交朋友的真正原因和動機。

陳傳道: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在網上交朋友?

程姊妹:第一,是因為認識人的機會多;第二,是不用面對面,比較容易偽裝。還有就是有神秘感,有幻想的空間。

陳傳道:在網上有沒有被傷害的情況?

蘇弟兄:關鍵在于有沒有投入感情。

程姊妹:網上也是會投入真情的。

林姊妹:在網路上我會覺得很安全。雖然在網上的個性,可能不是真的我。但是人和人的交往,總是有所保留。在實際的環境中,也是如此。

陳傳道:在教會中交友、戀愛,如果最終分手會怎麼樣呢?

程姊妹:應該可以恢復到一般的弟兄姊妹之間的交往。

吳弟兄:多半是有一方換到另一個教會去。這是簡單而快捷的解決方法。

林姊妹:教會中形成的情侶,周圍有很多媒人。所以一旦分手,會非常不好意思。

陳傳道: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該如何提供幫助,是個極困難的問題。

六、耶穌合不合你知心朋友的條件?你如何與他建立關係,他又如何幫助你建立與其他人的關係?

汪弟兄:耶穌是愛的源頭,我們和周圍的人交往,如果沒有愛的話,一切都沒意義了。

蘇弟兄:在基督裡合一,我們是通過耶穌來保持純潔的友誼。離開這個基礎,就產生很多問題。

林姊妹:耶穌願意成為人的朋友,是很不可思議的。他是偉大的神,但還很禮貌的在外邊敲門要進來。他對我們完全了解,在他面前無可隱藏。他先愛我們,先抓住我們,永不撇棄我們,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陳傳道:《約翰福音》十三章,當耶穌知道自己快要離世了,就為門徒洗腳,教導門徒要彼此相愛。十五章裡,耶穌稱門徒是朋友,而不是僕人,把從天父那裡聽到的一切都告訴他們了。

耶穌身為朋友,是無所隱藏的。我們也應向他交心,因他這個朋友,是絕對不會撇棄我們的,即使我們否認他很多次。這種朋友是再也找不到的。

汪弟兄:耶穌願意作我們的朋友,但很多時候,我們不願作他的朋友。他把所有的都給了我們,我們卻不願意把所有都交出去。

陳師母:我個性很內向。信主以後,整個人改變,和所有人的關係都不一樣了。我和在(網絡基督使團)的同工,雖然見不了面,但之間的情誼卻非常深厚。由于有共同的使命和負擔,甚至比常見面的人還親。一般的交友的條件、距離、保持聯繫、彼此了解對方生活等,這些都不是維持我們友誼的原因了。

劉弟兄:我才信主沒多久,知道耶穌可以成為知心朋友,但還沒有這種經歷。曾經覺得有耶穌這樣的朋友還蠻可怕的,因他知道我所有的想法。但從我孩子的禱告中,我學到很多。雖然童言童語,我聽不懂他和耶穌說什麼,但他的認真禱告、和耶穌親密的態度,是很值得學習的。

神也藉著教會幫助我和別人建立關係。我不愛講話,不易交友。但在教會裡,交往沒有利益關係,大家又都願捨己,彼此傾聽,很容易交到知心朋友。

我當初在不信主的情況之下,堅持來教會聚會,主要就是因為在教會裡,感覺很舒服。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跟著太太,必須來。

張姊妹:信主這幾年,我和他一點一點的建立這種關係,耶穌成為我最知心的朋友。人與人之間也可成為知心朋友,不同的是神的愛是無限的,沒有利益性的,所以你和神可以無話不講。人和人之間就受到限制,譬如沒興趣,談不來等等。

和神談話時,不管身份高低,有錯沒錯,神都會傾聽。在神面前,不管我這個人怎樣,神對我是無條件地愛和接受的。

神的愛沒有地域性,無論何地,都與我同在。我的朋友很多,我本來很依戀他們,但來美國後,每個人都越來越忙,沒時間聽,也沒時間訴。自己和別人吐苦水後,反而覺得很難過,怎麼這麼自私,佔用朋友好多時間?但隨著時間流逝,我越來越發現,不如跟主說,無論求什麼、說什麼後,內心都是平安喜樂的。

這樣,我和主一點點建立起親密的關係,這也促進了我和朋友之間的友誼,使我和朋友建造了比較健康的關係。以前朋友在一起發牢騷,現在卻是分享聖經,說一些彼此鼓勵建造的話。

舉例來講:我有兩個教會中非常好的朋友,我很依靠她們。她們搬走後,我非常難過,好像心裡掉了一塊肉似的。連我的兒子都說我太靠朋友了。但今年,另一個好朋友搬走後,我變得一點都不難過。我的兒子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不一樣了。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現在交的朋友,談的是聖經,是見證,是一種彼此建造的關係,這使我堅強。這樣的朋友,就算搬走了,我知道神與她同在,也與我同在,心裡就不會那麼痛苦。這是一種很健康的友誼關係。□

王立竺,來自台北,現任奧蘭多福音教會帶職同工,並于當地社區大學圖書館就職。本座談會內容由奧蘭多華人福音教會提供,發言者為中國、台灣兩地的學者、研究生、教授及其眷屬。□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