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兩地,感情生變?

          陳惠琬

  人生的大海茫茫,常不知應航向何方?

  也許我們沒有精準的座標指示,但我們卻有聖經提供的經緯線,指引我們駛向遺失已久的真實人性,與豐美人生。

  問:我拿到博士學位後,在美國的西海岸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最近,太太申請到美國中部一所大學的獎學金。她以前為支持我上學,打了多年的工。現在她想趁著還年輕,趕快拿個美國學位。本地大學沒有能提供獎學金的,我們又付不起學費。但去中部唸書又擔心夫妻分居兩地兩年,感情生變。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舊金山一讀者

  答:人生每個選擇,都反映出我們的價值為何。為生活打拼,常使現代人的家庭,父母、夫妻與兒女,迫不得已地四分五裂。尤其是中國人,一切都以功名為重,常使家庭生活成為功名下的犧牲。所以自古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寫照。

  其實夫妻分居兩地,感情是否一定會生變,這要視兩人個性穩定性、分離時間長短,與對外遇的警覺性高低等而定。但分居兩地,絕對是對婚姻的一個嚴酷考驗。因為婚姻不只是一個名份,一紙婚約,還包括一個重要的內在本質--“關係”。一個在精神、感情、生活與肉体上,各個層面皆“結為一体”的獨特關係。聖經形容“關係”是肢体,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体。所以感情生變,多半是因為關係已經近乎死亡。

  在婚姻關係裡,夫妻本應成為彼此的看顧者,照顧彼此生活與感情的需要,也要為彼此的生命成長出一份力量。但另一方面,夫妻更要成為“婚姻關係”的看顧者,用共享、共處,與互相扶持來維持一份有品質、有內容的婚姻關係。

  很多“太空家庭”是丈夫賺錢給在美國的妻兒花,共享只在金錢物質的唯一層面,而忽略夫妻共享最重要的,是家庭的共同建造經驗、孩子成長的共同經歷與家庭回憶的共同參與。夫妻共處,則指的是為適應彼此所需作的讓步與犧牲,為体貼對方所作的一些愛的小動作,再加上肢体親熱等等。

  而夫妻扶持,更是生活各面的有難同當,生活分工,與精神上的挫折排解。這方面特別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不在一起,這些全等於是空白一片,什麼都談不上。

  兩地相隔,婚姻關係是屬於抽象的,沒有具体內容。長久不生活在一起,時空差異,不管再怎麼靠電子郵件、信件魚雁往返,用電話互通心聲,婚姻關係仍然在停擺狀態,家庭內在結構仍然是一點一點地在腐蝕。

  彼此在生活中關懷的重點逐漸不同,久別重逢又得適應彼此間的差距。兩個人因各自獨立自主而愈隔愈遠、愈陌生。因此“分開”,基本上是消耗既有關係的老本,在感情需要上,只支出而不存進。自然,再好的關係也經不起長久又遙遠的時空消磨。

  不只如此,婚姻關係也許可以暫時停擺,人的慾望卻是不會休息的。獨居,等於給魔鬼留一個餘地。家人不在身邊,行動、時間上都很自由,心靈裡又空留了位置,門戶是大大地開放,為外遇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溫床。尤其是感情薄弱,心裡懵懂未設防的,特別容易淪陷。

  聖經《雅歌》2:15裡說“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其實並非指第三者的狐狸精,而是人自己對愛渴望的私慾在作祟,才經不起誘惑。而這私慾,不只是拈花惹草、道德意識薄弱之類的人才有,忠厚老實的人也免不了。

  所以如何作決定呢?上帝既已賜給我們一個婚姻的“葡萄園”,所有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的決定,便應以“不傷害葡萄園”的原則下來作,葡萄園方能不斷地開花結果。□

  作者為專業作家,其作品散見各報刊雜誌,現住美國洛杉磯。

  本專欄歡迎讀者就人生問題來信,探討上帝對生活的藍圖為何。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