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祇是求神拜佛

          臨 風

  很奇怪地,在這科技掛帥的時代裡,各種形式的靈性追求竟然大行其道。這是“後現代社會”的現象,是理性主義下的“現代社會”所無法想像的。今天的靈性追求,無論中外,都已經超越了“民間宗教”那種求神拜佛、祈福求壽的境界。而且似乎越是搞高科技的人,就越是對靈性追求有興趣。

  例如,90年代紅透一時的“禪宗大師拉瑪(拉瑪為神袛)”(Zen Master Rama)Friederick Lenz博士,就是一個電腦企業家。他的靈性追求講座雖然索價五千美元,還是場場滿座。他有一本書(Surfing the Himalayas, 1995)曾高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當年Novel公司總裁Bob Frankenberg和芝加哥職業籃球公牛隊教練杰克遜,都對之讚不絕口。

  李洪志的法輪大法也有類似的特點。法輪功以“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為根本,修練心、性。其中“法輪是有靈性的高能量物質体,每天24小時旋轉不停,自動幫助修練者練功”。一個高科技的頭腦或許無法了解,“物質体”怎能是“有靈性”的?它又是如何可以自我旋轉,不停自動地“以法練人”?但是練功者本著“誠則靈”的態度來“修”、來“練”,總以為必是“受益無窮”的。

  法輪功自稱其社會效果是:“道德昇華,處處做好人”,“心性提高,袪病健身”,及“對社會負責,做有益社會的人”。儘管我們對這套修練大法持疑,但它的確比傳統的民間宗教高明。

  今天最受歡迎的“大師”莫過於Deepak Chopra了。他綜合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各家之長”,加上許多科學的用語,傳講內在醫治並追求上帝。許多大型企業的主管“退修會”都高薪請他演講,協助群体共同超越、突破瓶頸。他的教導要幫助人尋找快樂,追求愛,認識生命的意義,獲得內在奇妙的充實感,和免於懼怕。

  去年,他的新書《如何認識上帝》上市,達賴喇嘛還曾撰言:“我恭賀Deepak Chopra博士了不起的著作,他用科學的方法來討論靈性的問題,讓許多人得益。”對“消費者”而言,這種包裝精美、“立時見效”的快樂(feel good)靈方,正合口味。《時代雜誌》推崇他為廿世紀“一百個英雄和圖像”(one hundred heroes and Icons)之一,是“另類醫療”的“詩人先知”。

  如果我們把各種後現代的靈性追求作一個比較,就不難看出它們的共同特性:

  1. 都有超越物質、追求靈性昇華的傾向,承認人理性面的有限。它們對上帝常用“無限能源”(infinite energy)和“永恆智慧体”(eternal intelligence)來描述。上帝是無所不在,但也是沒有位格,沒有屬性的。嚴格地說,這種上帝是人心靈的產物。他是否客觀存在,他對人類有什麼期望,其實都不重要。

  2. 注重(身体和心靈的)醫療功用,並不在意所信賴的是否是可檢驗的真理,或是否有歷史性、和學術上的根據。許多醫院和醫生現在都接受這種“另類醫療”。

  3. 雖然有少數是利用心智控制(mind control),但多數是“新世紀”(New Age)式的雜碎信仰。它們兼容並蓄,互不排斥,對使用者友善(user friendly)。這種大拼湊的模式正是後現代文化的特點。其靈性的追求,可與社會上的多重文化與多重價值和平並存。

  4. 都是由人主導的心靈旅程。基本上相信人是善良的,是可以通天的。人是信仰的開始,也是它的終極目標。甚至信仰所產生的利它性都是建築在自我實現的基礎上。

  5. 對大自然,對環境保護,對個人自由和權益非常地注重。除此之外,並沒有絕對的道德指標,沒有社會的要求(social mandate),對社會道德風氣也沒有什麼貢獻或指導。靈性的追求乃是自我實現的工具,是內向的。

  雖然後現代的靈性追求與基督教有些共同現象,但它們有著根本的差異。基督教認為,第一,有限的人,縱使有宗教心,也無法真正認識上帝。是這位有位格、有情感的上帝來尋找人。第二,人必須認識自己雖然有善良的一面,但更是殘缺無助、墮落的被造者。第三,由於上帝的恩典,耶穌基督在歷史上的受死和復活,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代替了我們的刑罰,使接受的人能夠坦然來到上帝面前。是的,我們有真實的靈性經驗,是人在造物主面前敬畏的感應,是它向的。

  今天許多人把基督教當作自我實現的手段,或單單用以尋求情緒上的發洩。但願人不將真神當作假神來拜,基督教不是後現代的產物,也不可能是。□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