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蔡越採訪
──婚姻輔導葉高芳博士對曉寒婚姻之簡析 葉高芳博士簡介:專業輔導專家,“真愛家庭協會”會長。 到底錯在哪?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認為,曉寒的婚姻,為什麼會出問題? 葉高芳(以下簡稱葉):如果單是討論曉寒這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到,曉寒未懂婚姻就進入婚姻,這是婚姻失敗的重要原因。這提醒我們,在這個時代,“愛”字已經如此容易說出口,人卻未必真正懂得愛。我們需要重新探討愛的定義,學習愛。 另一個重要原因,要從她的性格以及成長的環境討論。從她自己的描述看出,他的母親暴躁,父親消極。曉寒為了討父親的喜愛、母親的歡心,從小努力做好一切。這就造成了她性格扭曲,成為心理學上所謂的“取悅者”。 這種“取悅者”,從不考慮自己的需要,不會保護自己,不會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而且任何事出了差錯,她(他)都覺得自己有責任。所以,她(他)不僅生活不快樂,而且常常成為受害者。曉寒就是如此。 一生的悲劇? 記:這是不是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原生家庭,也就是人從小生長的環境,會影響人的性格形成,以致影響人的一生? 那麼,曉寒有沒有辦法擺脫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她個性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既已形成,還能改變嗎? 葉:可以改變,也需要改變,否則很可能一生都會重複這樣的悲劇。改變的方法是, 第一,當事人必須先瞭解自身的狀況。 一個人的成長,要從自我瞭解開始。瞭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需要改變和突破;瞭解自己,也才能知道什麼是自身不能改變的東西,這樣就不會強迫自己去做不可能的改變;瞭解自己,還可以增加一些自我的肯定。 第二,要瞭解淵源。 第三,要用新的態度去面對過去。這就是說: 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個受害者──過去不是自己不好或者不乖,而是父母或者其他帶給我傷害的人,本身有嚴重的問題。 然後要寬恕接納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 同時,我們雖然無法改變過去的傷害,但是要明確地告訴自己:我小的時候無助,受到了傷害。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即使在面對同樣的情景,也不會讓自己受到同樣的傷害了。 夢中的哭泣 記:您剛才所說的第二點,“要瞭解淵源”,是不是指要了解自己性格、行為方式形成的原因──這些原因造成了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方法,即行為模式? 是不是按照心理學的說法,這些潛意識裡的東西對人是有控制力量的,所以,要通過回憶、整理,把它提到意識層面上來,削弱它的力量,人就不再受它的控制,從性格到行為都可以改變了? 葉:是的,人若無知,就會恐懼。不瞭解,就不會在意識上加以處理。不處理,就不會改變。 我認識一個四十歲的女士,她二十年來一直做夢被弟弟欺負,每次都哭著醒來。她心中納悶,明明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都記不清了,怎麼還會在夢中一直出現,而且還這麼淒慘,使她醒來後還滿心憂鬱? 其實,那就是壓抑的結果。原來,她從小不僅被弟弟欺負,而且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公平的對待。她只好把所有的委屈不平壓在心底.成年之後,就發作出來了。 記:您是怎麼幫助她解決這個心病的呢? 葉:我引導她回憶、說出過去,說出她多年積壓在內心的感受。我要她對自己說:那時我小,現在我長大了,不會再讓自己受到欺負了。我也要她原諒父母和弟弟。她做到了,噩夢也就不再糾纏她了。 記:那麼,您看曉寒,她應該具体怎麼做,才能擺脫她的噩夢呢? 葉:曉寒要改變她的生活方式: 第一,要學習保護、關心、愛護自己,懂得拒絕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第二,會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第三,可在教會、師長、輔導人員中,尋找可彌補、代替父親形像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基督信仰裡,感受上帝的愛,以天父的愛彌補未得的地上父親的愛。上帝的愛,藉著教會生活傳遞,教會是上帝愛的管道。看《永遠的美麗》一文就知道,進入教會,正是曉寒的轉捩點。 一定要寬恕? 記:您在前面講過,“要寬恕、接納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必須寬恕嗎?如果對方始終不道歉、反而繼續傷害,就如曉寒的丈夫,甚至還以惡意的方式搶奪孩子──當對方還在不停地傷害我們時,如何寬恕他呢? 葉:寬恕不是便宜了對方,而是釋放自己。苦毒怨恨就像一所監獄,被恨的人囚在裡面,恨人的人牢牢守在外面。只要裡面的人一天不放掉,外面的人就一天不自由。所以,寬恕不需要對方先道歉。如果等,可能永遠也等不來。 但是,我鼓勵曉寒寬恕她的丈夫,卻不贊成把孩子的撫養權交出,因為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記:那麼,您所說的接納,又是什麼意思? 葉:接納不是同意對方的行為,而是憐憫對方的無知。就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記:寬恕和接納對耶穌來說比較容易,因為他是神,是強者,而強者易于寬恕和憐憫弱者。但是對于受傷害的人,他們怎麼憐憫傷害他們的人?是不是需要自身先強壯起來,例如依靠信仰,成為一個強者,才有力量憐憫別人? 葉:沒有錯。剛強和力量都可從愛而來。聖經《約翰壹書》4:19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先被上帝愛過,而且是真正的大愛,所以,我們可以愛別人;我們先被上帝寬恕過,而且是無條件的寬恕,所以,我們可以寬恕別人。 無恨的女人 記:相信曉寒就是一個成功寬恕的例子。您能不能再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例子? 葉:可以。 早年有夫妻倆人,一起到美國奮鬥。他們先是苦讀,後來才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原以為苦盡甘來,可以享受一下幸福的生活了,沒想到先生卻有了外遇,而且為了第三者,竟丟妻棄子,一意孤行離了婚。 離婚後,太太獨力撫養兒女,心中充滿了怨恨。她憂慮自己和孩子、詛咒前夫,不僅想自殺,還想連兒女都一起帶走。而她的兒子,也因為心態不平,誤入歧途,行為不良,使母親的心更加傷痛。 就在她一心想毀了前夫,毀不了對方就自殺的時候,她接觸到了教會,也從教會接受心理輔導。從上帝那裡,得到了丈夫沒有給她的愛。她的心,在愛裡得到了醫治。她成為了基督徒,不再恨前夫,不再詛咒他。 結果,最大的得益者是她自己。她不再夜裡做噩夢、在夢裡和前夫爭吵。每天安穩一覺到天亮,醒來帶一份笑容去找工作。以前她愁眉苦臉時,別人嚇得不敢雇用她。現在,她臉上的笑容,安詳的口氣,很快幫她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數年之後,她在一個偶然的場合遇到前夫。她不但沒有迴避,反而走上前去問候他:這麼多年了,你還好吧?語氣不僅沒有苦毒,反而帶著關心。 記:她能做到不但無恨,反有關心,可見心的創痛真的癒合。只是,這樣的標準,是不是有一點高呢?一般離婚的基督徒,也做得到嗎? 葉:確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但是要知道一點,饒恕並不是“便宜”了對方,而是釋放了自己。是把自己從仇恨的監獄裡釋放出來了。 怎知已寬恕? 記:那麼,怎麼知道自己已經饒恕了對方呢? 葉:第一,要看當過去的記憶再次出現時,你是不是不再有被傷害的感受? 第二,你怎樣對待傷害你的人?是恨他、詛咒他,還是憐憫他,甚至為他禱告? 第三,更難一點,當你和對方面對時,你會是什麼樣的態度?可以無怨無恨、甚至心中有愛地平靜面對了嗎? 記:饒恕對方,是不是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和對方和好如初?可以饒恕卻並不與對方和好(比如當對方始終不承認錯誤時)吧? 葉:對。和好需要對方的配合,不是己方願意就可以了的。所以,和好可能是饒恕的額外收穫,卻不是必要條件。 當配偶外遇 記:從曉寒及您剛剛談到的那位姐妹,加上各種公開的資料,都表明現代社會中,外遇情形非常多…… 葉:是的,而且對婚姻的傷害非常大。十對有外遇的夫妻,八對會離婚。 記:如果遇到配偶有外遇,應該怎麼辦? 葉:第一,了解真相,認清事實。首先要查清真相:只是自己的懷疑呢,還是對方真的出了問題;單是情感出軌呢,還是有了肉体關係;是偶爾的呢,還是長期、固定的;是否已到了最壞的地步,即不僅同居,而且已經生下子女……要越早弄清越好,因為問題越是在早期,越是容易解決。 第二,認清自己,在這種狀態下,還要不要這種婚姻。如果還要,如何處理外遇問題?吵鬧、威脅第三者,都會取得反效果。找第三者談判,通常也很難有效。不如反省自身的部分,找出婚姻中不足之處,努力改善。 其實,即使在有外遇的情況下,夫妻關係、兒女感情,對出軌的一方,仍然有很大的拉力。要懂得善用。 第三,要和配偶講清楚,我珍惜這份婚姻,盼你回頭,但是你不能腳踏兩條船…… 這些都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如果有外遇問題,可向教會、基督教心理輔導機構尋求輔導、協助。 最美的一句 記:最後,讓我們回到曉寒。能不能請您以一個基督徒心理輔導者的角度,看看她還有什麼問題,您又有什麼建議? 葉:我很高興曉寒已經經歷了醫治,已經解脫。但是從輔導的角度看,饒恕是一個過程,我鼓勵她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有可能的話,找個專業輔導,把過去好好清理一下,更多地自我了解,更多地自我肯定。 我也要提醒曉寒身邊的人,不要因為看曉寒有了如此的成績就放手。要繼續幫助曉寒纏裹傷口。 另外,可以預測到的是,因為撫養孩子的緣故,根據曉寒丈夫的一貫表現,他一定會繼續說出傷害和激怒曉寒的話語。所以,我提醒曉寒,第一,要認識到,對方不認識神,不要期望他改變。第二,要有自信,相信靠著神,你一定能做個好母親,帶好孩子。在美國,不要放棄孩子的撫養權。 曉寒的文章中,有一句話非常打動我的心,就是曉寒的兒子對她說的話:“媽媽,我知道你能饒恕爸爸,因為你愛上帝。” 這也是我對曉寒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