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的启发

  
            文/张路加 文  
  有人问我,上帝既要我们信他,他在天上手一挥我们都全信了,就像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叫那么多喊口号的人着迷,不是很好吗?

无名之人

人活着就需要追求,需要突破。我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来突破,就是对环境的突破,对心境的突破,和对灵境的突破。

我们通常会对身处的环境,有一种依靠和期待。这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以及我们看为宝贵的感情环境。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环境会改变,是靠不住的。因为 “沧海桑田,世态炎凉",本是人生常态。这就需要我们突破环境。

我们也非常看重心中的安全感。有无安全感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心情,以致我们常常在愁苦和叹息当中。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的心境又岂能有平和的时候!我们实在需要突破心境。

想要突破环境与心境,唯有真正找到那不动摇、不改变的根基,才有可能,我们的人生也才能一步步往美好的境地前行。然而对环境和心境突破的一个前提是,你必须先有灵境的突破,认出神是怎样一位上帝,认出他在我们身上有何等样的计划和指望,也能真正接受他向我们发出的呼唤。

圣经《马可福音》10:46-52提到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巴底买,意思就是“底买的儿子"。换句话说他自己其实没有名字。别人只知他父亲叫什么,但不知道他叫什么。他自己也不知他叫什么。或许他叫什么名字也不重要,反正人人都看不起他,因为他是一个要饭的、瞎眼的、坐在路旁的人。但是在这个巴底买身上,可以看见我们人类的一个缩影。

我们在神面前失落,在灵里不认识他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我这个人到底是谁?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知道生身父亲是谁,但我自己到底是谁呢?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呢?

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这种困扰与你的地位无关,与你的金钱无关,与你的学问无关,与你有没有美满的家庭,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你心里面疑惑,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在巴底买身上,看到同样的困惑。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景况之下?圣经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因为我们旧有的生命中有着三大特徵:

第一个特徵,我们旧的生命是污秽的、是低下的。

这个话听起来很刺耳,但事实却是如此。圣经形容巴底买是一个坐在路旁的人,我们可以想像他满身的污秽,肮脏不堪。其实我们也常在这光景之下,很多时候外面看我们很光鲜亮丽,内心却很污秽可怕。

前一阵当SARS横行肆虐中国时,有几种人被称为“最被痛恨的人":

第一种是造谣中伤者。如果他与某人有过节、有仇恨,他就造谣说某某人得了SARS;如果某餐馆生意很好,他就造谣说他们的厨子得了SARS,结果让该餐馆生意一落千丈。美国华人圈中也有同样情况发生。

第二种是那些黑心的奸商。他们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他们屯积了大量的口罩,高价贩卖。或用低廉的材料,去假冒那些品牌很好的口罩。

第三种是偷窃,抢劫犯。当人人自危时,他们却趁火打劫,被抓到时,又说别碰我,我有SARS。结果连警察也不敢碰他们。

第四种是见死不救者。

第五种是擅离职守的。比如有的医生、护士,因惧怕而无法尽忠职守。

第六种是对社会心怀不满,而故意去到处传播SARS的,等等。

其实这几种人的影子,每一种人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出现过。我们盼望高尚,追求高尚,但我们却无力行出来。

我们旧生命中第二个特徵,是有内在的饥渴和需要。

就好像那个要饭的巴底买,他绝对不会说我一辈子吃一餐就够了。他天天坐在路旁乞讨。为什么呢?因为生命不停地有需要。

不但人肉体有需要,其实心灵有更大的需要,有更大的饥渴。但是我们到哪里去找粮呢?

有人这样形容今天海峡两边的中国人:一边啥都不信,一边啥都信。中国大陆号称无神论,什么都不信;而台湾神灵满街,什么都拜。那些“不信"的人,真的什么都不信吗?他们却信“金钱",把物质当作心灵需要去追寻。

但人心中的饥渴并不因物质丰富而减少。我在旧金山认识一对夫妇,他们有很大的住房,夫妇俩有很好的工作,有相当不错的收入,有一双很可爱的儿女,似乎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个很美满的家庭。

一次我去探望,那个太太就开始诉苦。她说,她何等盼望她先生能常常陪伴她一下。她说她真怀疑先生到底和股票结婚,还是和她结婚。

她说有一次她在厨房中非常忙碌,去幼儿园接小孩的时间快到了,连声问坐在电视机前的丈夫现在几点了,他丈夫居然告诉她,现在“一万多点"了,差点儿把她气昏。

接下来,她又抱怨读高中的大儿子。因为这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内,从来不和妈妈沟通。她找孩子,想和他好好聊聊,孩子却说我现在已经不会说话聊天,只会打字聊天。妈妈你要聊天吗?除非你上网和我聊天。

今天的人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心和心的距离是何等的远!人心有许多饥渴,不是物质可以满足的,不是金钱可以填补的。有人这样形容现今虽具高科技,却是一个低接触的时代(High Tech, but Low Touch)。谁能真正满足我们心灵的需要呢?

我们旧生命还有第三个特徵,圣经用“瞎眼"来形容。

瞎眼是什么呢?是没有光,没有方向。有二句很贴切的口号,可以形容所谓“后现代"。第一句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第二句“一切都是相对的"。当人不再有绝对真理作依归时,就表明他已失去了方向。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湾区的矽谷,有一次他送一个电子邮件给我,是一首打油诗,题目叫做“矽谷华人工程师之歌"──

一进矽谷,心里发毛;

二手旧车,东奔西跑;

三十出头,白发不少;

四室小屋,要价奇高;

五彩屏幕,键盘敲敲;

六神无主,终日辛劳;

七夕牛郎,织女难找;

八万家当,股票套牢;

九点回家,只想睡觉;

十万头款,房抢不到;

百事无成,上网闲聊;

千辛万苦,虚无飘渺。

辛劳一生,却落得“虚无飘渺"。出路在哪里?方向在哪里?没有光,也没有粮。这是乞丐巴底买的情景,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生命只可能有一个结局,就是孤独地死去。不但生命完全消失,出于尘土的归于尘土,而且灵魂永远走入黑暗之中,圣经形容为“死在过犯罪恶之中"。

转机仍在

有没有转机呢?出路到底在哪里呢?圣经让我们看见,就在人类陷入最黑暗的长夜时,突然曙光出现,耶稣来了!他是神,却以人的样子来到这苦难的世界,黑暗的人间。

他为什么来?他告诉我们,他来是为了寻找拯救失丧的人。无病的人不要医生,但是今天整个人类病得正在死去,所以他来拯救。

耶稣不是偶然经过巴底买身旁的,是他听见了巴底买的呼声:“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大卫的子孙",在犹太人中是一个特别的称号,意为“我的拯救者,我的弥赛亚"。所以巴底买喊的是:我的拯救者啊,求你可怜我吧!

巴底买所以呼求,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状况,知道自己已经无望,需要拯救。

在基督信仰里只有一个进口,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呼求基督的拯救。就如耶稣倾听巴底买的呼求,当我们呼求耶稣时,耶稣也必停下来倾听。

父母亲能在很多孩子的哭声中,区分出自己孩子的,耶稣更是这样。当耶稣从耶利哥城与许多人一同走出来的时候,人声是如何的嘈杂,路旁的乞丐在呼叫的时候都没有人注意,但耶稣却听见了。耶稣说:“让他过来。"这是耶稣在呼唤我们,耶稣说,你靠在我的怀中吧!凡劳苦担重担的,你到我这里来吧!

这位耶稣,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明,他对巴底买说的话,让人非常感动:“你要我为你做什么?"记得笔者当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周末在餐馆打工,每当有客人进到餐馆来时,我一定会对他说:“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如今这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面对一位瞎眼、一无所有的乞丐,竟也说同样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他在爱中尊重我们。

有人问我,上帝既要我们信他,他在天上手一挥我们都全信了,就像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叫那么多喊口号的人着迷,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要我们用心灵来接受呢?这是因为,在爱中一定有尊重,我们虽是卑微的人,但神说你是我生命的一部份,我因爱你,就尊重你,我不强迫你。我让你用你的真诚和自由意志,来回应我对你的爱。

当耶稣问:“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呢?"巴底买请求:“夫子,我要能看见。"耶稣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巴底买不但眼睛看见,连心灵的眼睛都被打开了,他从此就一路跟随了耶稣。

巴底买没有说我现在眼睛看见了,我可以去要更多的饭,或者去做自己的事。他反而开始一路跟随了耶稣,正像耶稣另一个门徒彼得所说的:“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

四大启发

巴底买的经历带给我们哪些启发呢?首先是他所表现出来的信心。主耶稣特别称赞他──你的信救了你了。我们想经历上帝,只有先凭着信心。信心是什么呢?是你虽眼睛没有看见,但是你确定它的存在。

基督徒的信心是什么呢?就是信所没有看见的,但终能看见所信的。终能看见所信的这一点,这就把真实的信仰和伪信仰区分开来。这也正是每个基督徒的亲身经历。

信心是认识上帝最重要的途径,有限要去接受无限,也只有这么一条途径。我们因信认识上帝,我们因信接受圣经是神的话,我们因信被上帝称义,我们因信知道我们人生中有上帝在我们身边。而且最终,我们确实看见、经历到我们所相信的。

巴底买带给我们的第二个启发,就是他的祷告。圣经中记载巴底买二句祷告,第一句是:“我的拯救者,可怜我吧!"第二句是:“我要能看见。"祷告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直接,他的祷告是抓住根本的祷告,我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得救向神祷告呢?我们有没有为打开灵里的眼睛向神呼求呢?巴底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

第三个启发,就是巴底买的恒心。他反覆的呼唤。虽然旁边的人讥笑他,不许他出声,然而他却坚持到底。

我们在信仰的路上,也会碰到各样障碍,有时是家人给予拦阻,有时是同事讥笑,甚至有时是自己充满怀疑。但我们要学习巴底买,有什么比灵魂得救更重要呢?我们要以巴底买为榜样,他持之以恒,就得到了。因为圣经应许:凡寻求就必寻见,叩门就必给他开门。

巴底买带给我们的第四个启发,就是“全然的交托"。当他听见神的呼唤,就丢下衣服,立刻跑到耶稣跟前。我想这衣服可能是乞丐巴底买的全部财产,但他不再看重这身外之物。他将身体所需、将他的余生,完全交托给主了。难怪耶稣要特别称许他的信心了。

乞丐巴底买能做到的,今日的你我,能做到吗?□

作者来自上海,曾留学德国,现住美国洛杉矶。□

版权作者保留,请勿转载。□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