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的交鋒

  
            文/陳慶真 文  圖/梁碧如
  “科學主義”者,只信任穿著白色實驗衣,手裡拿著實驗儀器者的話。

前言

“世界觀”是一個人的“人生哲學”,是一個人對宇宙的存在,對人在宇宙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 這套看法可能合乎真理,可能不完全符和,也可能完全不合。 但是由于真理本身的定義,又隨著各人的“世界觀”而異,因此,有人研究出,一種較具体的定義方法,就是對以下六大人生問題的看法:

一,宇宙的第一因是什麼?

二,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三,人的來源?

四,人如何分辨善惡?

五,人何以能“知”?

六,人死後往哪裡去?

對這些問題,有人能夠反射性般不假思索地回答,有的人百思後仍無答案,也有人認為回答這種問題是自欺欺人。某實,無論採取哪種態度,都已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採納了某種的世界觀。

這就如拙作《世界觀的交鋒》(以下簡稱《世》,校園書房出版)這本書的封底文所言:“世界觀”正如拼圖盒蓋上的圖畫,是拼圖時不可缺少的藍圖。按照這藍圖,一般人先挑出有直線邊的小塊,將圖畫的“框架”搭出,然後再氣定神閑地將拼圖完成。

人生也是這樣,一個人按著他的“世界觀”,釐訂了一生的“框架”,然後一步步走下去。沒有“世界觀”的人生,就如遺失盒蓋的拼圖,生活得沒有方向。錯誤的“世界觀”,則就如拿錯了盒蓋。錯誤方向的人生,豈不比沒有方向更危險?

我們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裡,其中林林總總地充斥著各種“世界觀”。《世界觀的交鋒》這本書,依照現代知識份子的口味,將五花八門的“世界觀”,歸納成三大主流:即“科學主義世界觀”、“人本思想世界觀”,及“基督教信仰世界觀”。

一、科學主義世界觀

科學是探討知識的方法之一。科學界為了使研究者有共通的語言,實驗室有公認的標準,就將科學研究的領域,限制在“物質”的範圍內,以便來探索物質界的真理。

科學的方法是一個周而復始的“數據——理論環”。數據是經由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測量而來。根據觀察結果,可建立一個能解釋“所有數據”的理論。而新數據的介入,又導致原有理論的修改。新數據不斷地增加,理論也不斷地被修改,愈修改愈臻完美。

可解釋更多現象的理論,稱之為“好理論”。“好理論”不是被“證實”的理論,而是目前經得起考驗的理論。凡經不起考驗的理論,就被淘汰、推翻。因此,經由科學方法所得的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理。

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又分“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兩種:“直接觀察”,一般應用在“經常”發生,觀察者“有目共睹”的自然現象上。例如在實驗室觀察細胞分裂,以望遠鏡觀察天体運動等。研究者間有客觀的標準,引起的爭議較少。經此觀察所得的理論,也較易被大眾接受。這種健康的“好理論”,刺激並推動了人類近代的科技進步與文明昌盛。

“間接觀察”則多半根據現存有限的“遺跡”,去追溯發生在過去的自然現象。例如宇宙“大爆炸論”及“進化論”,其研究過程有如福爾摩斯辦案,參與者見仁見智,在建造理論中注入了各人主觀的判斷。因而導出的理論,引起的爭議也多。

特別是“進化論”,自達爾文的《物種原始》出版至今,歷經了將近一個半世紀的爭議,有褒有貶,波折不休。由此可見,科學方法確實有它的極限,並不是一粒“萬靈丹”。

既然科學方法有其極限,就表示即便在物質界,我們的知識仍然有限,更何況物質以外的世界。若無視此極限之存在,硬將科學推崇過高,以為可以用來探索宇宙所有的真理,且將科學無法解釋的事物或現象,都歸入于“不可知”或“不存在”,這種理論或思想,就是“科學主義”。

“科學主義”者,只信任穿著白色實驗衣,手裡拿著實驗儀器者的話,也只採用實驗室裡出來的研究結果。他們不相信任何形而上、哲學或宗教的理念,因為這些理念無法在實驗室裡得到證實。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仍有愈來愈多的大眾,無法區分“科學”與“科學主義”。這種趨勢的形成,除了科學本身的成功是重要因素以外,其他尚有歷史、社會、及學校教育的因素 (詳情請看《世》書第二章第六節)。

二、人本思想世界觀

只要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有以人為中心的思想。“現代人本主義”是兩種思想的總和──“自然主義” (即相信宇宙所有事物的存在與運行,均可賴自然律來解釋),與“物質主義”。

這兩種思想都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其鼻祖分別為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與狄慕克特斯(Democritus)。這些以“人”為中心思想的著作、古籍,經過羅馬時代,在中世紀流入阿拉伯人手中,被翻譯保存下來。

中世紀的西歐,是一段以“神本”思想為主,“人本”思想為副的時期。到了十一、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接觸到阿拉伯人保存的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由是展開了“文藝復興”運動。

此運動起初僅是重新研習古文化,以後因希臘文化著重的是“人”思想的表達、“人”意願的實現、“人”性的激發、“人”精神的被尊重。于是文化導向漸由“神本”的宗教文化,轉移到“人本”的世俗文化。這是世俗人本思想的開始。歷史上稱之謂“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本主義”。

中世紀的西歐教會腐敗,馬丁•路德于1517年,開始了“宗教改革”,教會的權威頓成真空。“神本”思想漸漸被“科學革命”後的“自然主義”所沖淡。隨後,在歐洲“啟蒙運動”期間,諸子百家爭鳴,理性與自由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理性主義”肯定了人本思想所標榜的個人主義,“自由思想”又為“人本主義”注入政治色彩。

自十七世紀起,“人本主義”由歐洲隨著移民潮進入新大陸,被知識份子大力擁抱,更成立了“美國人本主義協會”(“人本主義”演變細節,請參看《世》書第三章第三節)。

“美國人本主義協會”分別在1943及1973年發表宣言,重申人本思想的世界觀。該協會的會員,均為當代各行各業執牛耳者,如生物及政治學家赫胥黎(Julian Huxley)、哲學家及文學家薩特(Jean Paul Sartre)、數學及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美國教育之父杜威(John Dewey)、社會學家馬克斯(Karl Marx),生物學家柯雷克(Francis Crick)、天文學家薩根(Carl Sagan)、企業家特那(Ted Turner)等。

這些聲名如雷灌耳的人本思想主義者,他們的言論對後世文化的影響,不可謂不鉅。也因此,人本主義思想成了當今最佔優勢的世界觀。

根據“美國人本主義協會”宣言所示,“人本主義”的基本信條大致如下:

1.不相信有神的存在,並否定宇宙有位創造者。

2. -相信“自然主義”的論點,即宇宙所有事物的存在與運行,均賴自然律的控制。絕對不承認有超自然事物與現象的存在,如鬼、神、天使等。

3. 宇宙的形成,生命的開始,均是物質無目的的機率與演化的結果。

4. 所有道德倫理標準都是相對的。不僅沒有神定的絕對標準,既有的相對標準,亦可隨“情況”的改變而修訂。只要是群体中多數人所認同的,就是新的道德標準。.

5. 人類能夠靠自己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來解決問題。藉著科學研究、理性思想及教育制度,來面臨所有的競爭和挑戰。

6. -人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努力,必能達到“自我實現”的境地。

三、基督教信仰世界觀

基督教信仰與前述二者不同,是“有神”的世界觀。如何定義“神”呢?是希臘神話中的諸神?是頭頂三尺的神明?還是寺廟裡雕塑擺設的神?你的神又有多“大”?人的推理能力“大”還是神“大”?人類的科技本領“大”還是神“大”?

基督徒所信仰的,是一位“大”到超越時間、空間的神。是一位從亙古到永恆,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他不僅創造宇宙萬物,且以大能掌管萬有。他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且給人自由意志。因此人異于動物,有智慧、道德、創造的秉性。

他以“啟示”的方式,使人可以與他溝通。他給世人“求知”及“得知”的能力,使人類不僅能以科學的方法尋找自然界的真理,更能藉“啟示”的方法,尋找超自然的真理。

他也是一位聖潔、公義又慈愛的神。他所造的萬物皆為美好,“人”尤其是他最精心的傑作。可惜人類的始祖,在誘惑中選擇了犯罪。這使人與恨惡罪惡的神分離,在痛苦中無法自拔。

幸好神並不是一位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不顧人間疾苦的暴君。相反地,神愛世上所有的人。所以耶穌降世為人,親身体驗人間的苦難與考驗,並為人類立下真、善、美等行事為人的楷模。最後為贖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俾使世人因這犧牲的大愛,得與神恢復親密的關係。

因此,基督徒信的不是一些教條,而是尋求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世界觀。這種親密關係更可由今生延續到永生。

除了藉著所造的宇宙,及耶穌基督的降世救贖外,神又藉他自己的話—─聖經,持續不斷地向人說話。

言傳不如筆傳。神的話,藉著先祖、先知、使徒的筆,記錄留傳下來,成為世世代代的經典。有人問,聖經真是神的話嗎?還是人的思想?記載可靠嗎?還是人的杜撰?答案是,聖經無論在文字傳遞的忠實性、與科學的比對、考古的證據、及預言的應驗上,都是真金不怕火煉,可能是歷史上最經得起考證的書。證實聖經可靠性的參考書,坊間應有盡有,也可參看《世》書第七章第三節。

耶穌升天前,安慰他的門徒:他雖然離開三度空間的世界,但他差來代替他的“聖靈”,卻不受三度空間的限制。世人藉著住在心中的聖靈,可以隨時與神溝通。因此,縱然我們現代的人,沒有親自見到二千年前降世的耶穌,但因著住在我們心中那自由運行的聖靈,使我們比二千年前的人,更能認識神。

了解以上三種“世界觀”後,我們的選擇是什麼?哪一種“世界觀”能幫助我們有更充實、更平安喜樂的人生?《鄰舍的宇宙》(The Universe Next Door)的作者夏爾(James Sire),提供了“健全世界觀”的四大特色,可作為我們選擇的參考:

第一特色,內在和諧性。

一個健全的世界觀,体系內各單元之間必須彼此相容。也就是說,對本文前述“六大人生問題”,有互不矛盾的回答。

第二特色,事物理解性。

健全的世界觀,必須能夠理解所觀察到各種事物的現象。其理解是誠實的,且合邏輯的。例如有些世界觀將“九一一”這麼大的浩劫,解釋為“幻覺”,就不能算是健全的世界觀。

第三特色,合理說服性。

健全的世界觀,對物質以外的現象,其解釋必須具有說服力。必須能解釋人為什麼能愛也能恨、能建設也能破壞、有時愚昧也有時聰明等。

第四特色,主觀滿足性。

健全的世界觀,必須給予抱持者主觀的滿足感。這種實在的感受,就如飢餓後的熱饅頭,極乾渴中的冰可樂,有著旁人未必能了解,卻不可能被剝奪的滿足感。

親愛的朋友,在各樣的世界觀中,你的選擇是什麼?□

作者曾在大學任教多年,現住美國洛杉磯。□

編註:

1. 讀者若想閱讀《世界觀的交鋒》一書,可向本引洽購。

2. 本刊下期將刊登范學德等人對本文的回應。讀者若有任何看法,歡迎來信討論。□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