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需要愛

          王忠欣

  但這裡的“愛”人並不是發自內心充滿人情味的愛,而是一種對別人的同情,人性上的認同。

  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一直為包括華人在內的東亞國家人民,提供著生存發展的精神食糧。近幾十年,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學府中,乃至社會上,也刮起了一股旋風,成為許多人研究、探索、以及效仿的對象。然而作為中國人,作為熱切盼望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的中國人,我也隱約感覺到中國文化中存在一些缺陷,這些缺陷也不時地引發中國文化的危機。

  政治宣告

  中國文化危機的一個重要癥結,就是缺少一種帶有人情味的愛。“愛”在中國人口中,似乎是一個很難說出的字。我們很少聽到中國人用“愛”這個字,來表達其內心的感情。英語的“I love you”,在英語世界中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感情流露,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朋友之間,都可以用這句話表達內心的感情。但在中國人中,用中文說“我愛你”卻是很少聽到的,夫妻之間不多用,父母與子女間也不常用,朋友間更沒有聽過。

  在中國,“愛”這個字似乎是和政治聯繫在一起的,“愛”被用的機會是與在“熱愛”連用時,比如:“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領袖或某個模範英雄人物等,很明顯,“熱愛”這個詞缺少真情的流露,缺少人情味,與其說是內心感情的表達,不如說是一種政治立場的宣告。中國人是太含蓄、羞於啟口說“愛”,還是中國文化的深層缺少一種愛的關懷,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從實踐上看,中國社會的許多醜陋都是與人心缺少愛、愛在中國文化中的失落有關。如果我們把中國社會中骯髒醜惡的現象都收集來分析,我們會很容易地發現,絕大多數問題都是因為人們喪失了愛心導致的。

  “仁”“愛”之距

  許多人試圖論証中國傳統中的“仁”就是愛,但“仁”和“愛”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仁”在中國文化中是講“惻隱之心”。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也。”“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理解孔子所說的仁。孔子講“仁”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但這裡的“愛”人並不是發自內心充滿人情味的愛,而是一種對別人的同情,人性上的認同,即所謂惻隱之心。儒家的仁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人倫之愛”,是以人倫為中心的。孟子對人倫作了歸納,提出五倫。“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只是描述了家庭、社會的各種關係。

  而在這之後,又發展出了“三綱”來規範這些關係。“三綱”為“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這樣,人際關係就出現了不平等。在這種不平等的統治和服從的關係中,很難談到有什麼愛。而“仁”在這些關係中倒是有它的地位。“仁”在家庭、社會不平等關係中,位居上者對下者的一種憐憫、同情和恩賜,是一種“惻隱之心”。“仁”是上對下的一種態度,通常是不可以逆轉的。比如說,統治者施以“仁政”,優勢的一方對即將失敗的一方“仁至義盡”,讓掌有大權、無情的統治者發“仁慈”。很明顯,“仁”不是一種帶有人情味的愛。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人對仁的缺陷進行過批判,老莊批判儒家,說它所講的仁是虛假的,違背了人的天然本性。墨子也批判儒家主張的,只是強調親疏貴賤的仁愛,不是真的仁愛。中國現代文學大師魯迅,亦在《狂人日記》中尖銳地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仁”、“義”、“禮”、“信”等,簡言之,就是“吃人”二字。產生在家族、人倫基礎上的“仁”,因其歷史的局限性,無法為中國社會創造真情無私的愛,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超越個体

  在過去一百多年、中國文化經歷危機的過程中,許多人嘗試用各種方法更新中國文化,比如教育、美育、科技、革命、西化、精神文化建設、心靈改造等等,但很少有人提到信仰。提倡用基督教更新中國文化的,就更是鳳毛麟角。無疑,基督教成為被人忽視的一個資源。事實上,在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基督教早已顯現出許多誘人的魅力。積極勇敢地善用基督教的資源,已成為中國知識分子中許多有識之士的共識。

  基督教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色是其獨特的“愛”。與其它宗教相比,基督教似乎更傾向於傳達“愛”的信息。並且宣稱“上帝就是愛”。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中有許多這樣的記載。作為道成肉身上帝的耶穌,在回答哪條誡命最重要時說:“第一要緊的……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耶穌還對門徒們教導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使徒保羅繼續了耶穌“愛”的教導,並予以進一步的發揮。他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基督教的愛是帶有責任感的愛,並不是沒有約束力的空談,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盲目的愛。基督教的愛是有其“愛源”的。那就是上帝對人的愛。聖經上明確指出“神愛世人”,這是世界能夠有愛、人和人能夠彼此相愛的基礎。創造人、賦予人生命的上帝愛人類,人也就有責任去愛上帝,這也是人神之間的約。人類全心全意地愛上帝又是以愛鄰居來体現出來,這就引申出人與人之間彼此相愛的動力。這樣,基督教就完善地處理了人神、人人之間彼此相愛的問題。基督教在愛上的基本思想是,人由於其罪性,沒有辦法擺脫罪、靠自己的力量去真正地愛別人,只有上帝那種聖潔無私愛的生命,進入人心中,才能成為人類內心愛的源頭。人,通過向上帝愛的委身,達到人人相愛。

  急切呼喚

  故此看出,基督教的這種愛是超越了家庭和血緣關係的愛,是一種普世的愛。基督教講“愛人如己”,“人”是個非常廣泛的概念,不僅包括家人,也包括鄰人、陌生人,甚至仇人。這是一種平等的、普遍的愛。

  更加可貴的是,基督教的愛並不是一些空洞的說教,而是一種可以行得出的行為,是一種實踐。耶穌為了贖世人的罪,甘願在十字架上被釘死,為世人樹立了無私之愛的榜樣。他的門徒和信徒在這以後的兩千年中,不斷地實踐這種愛。如德蕾莎修女在印度的仁愛事跡等,進一步見証了這種愛。

  今天,在我們中國社會、中國文化產生危機的時候,在人們的心靈深處罪惡不斷滋長的時候,在缺乏“愛”以及“愛”被急切呼喚的時候,我們是否需要從基督信仰中尋求答案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作者來自北京,現居美國麻塞諸塞州,為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總幹事。


Home PageContentsPrev.Next